一、糯米相关
中国的很多节日都和吃有关,很多节日吃的又和糯米相关。
比如元宵节的汤圆

清明节的清明菜粑粑

端午节的粽子

中秋节的糍粑等等

每一样糯米都是主材。当然中国糯米相关的食品点心绝不只上面几种,让人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不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二、包粽子的叶子
在我没有走出我的家乡之前,我见识过的粽子全是用斑竹笋叶包的,从未想过粽子还有那么多的马甲。
从未想过粽子还可以用箬叶、芦苇叶、荷叶、玉米叶等好几种叶子来包。



但截止到现在,我也只吃过用竹笋叶、箬叶、芦苇叶三种叶子包的粽子。
三、再见,笋壳叶包的粽子
往年端午节,母亲基本上会提前一个多月给我打电话,叫我回去吃粽子。
在和母亲通电话的过程中,我会想起母亲给我们包的粽子。在我们那边粽子都是用斑竹笋叶包的,斑竹又叫寿竹,每隔两年7月左右是捡斑竹笋叶的绝佳时机,我们小的时候斑竹笋叶还很值钱,一根一米长左右的斑竹笋叶可以卖到一元钱一根。
当然,我们小时候并不在意斑竹笋叶能卖多少钱,我们更关心地是斑竹笋叶能包好吃的粽子。
母亲包的粽子个头很大,个个都是真材实料,绝不会像现在市场上卖的粽子,里面的糯米不紧实。
母亲每次包粽子,会先用水把笋壳泡软,糯米经过淘洗之后也会泡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母亲会在糯米里面加些红豆。在这些准备工作完善之后,母亲就会开始包粽子了,小时候我们会经常坐在旁边看母亲包粽子,有时候有学一学,但总也没有学成。
母亲会先将笋叶裹成漏斗状,然后再往里面装糯米,装了之后,母亲会用筷子在里面插几下,这就是母亲包的粽子更紧实的原因。糯米装好之后,母亲就会用笋壳把糯米包得严严实实,而这也是最难学的地方,裹严实之后再用麻绳捆起来,一个粽子就这样完成了。
母亲还会包像枕头一样的粽子,母亲将其命名为“枕头粽子“,枕头粽子个头极大,足够我们一家四口吃一顿。
母亲包粽子的时候,我就会在旁边憧憬粽子的美味,等粽子煮熟了后母亲从锅里面捞出来,我们迫不及待地解开一个粽子,露出白白胖胖的糯米肉,在竹笋叶的包裹下散发出阵阵香味。
我们在上面洒些白糖,开始品尝粽子的美味,但母亲包的粽子个头却有些太大,往往我们吃一个就感觉吃饱了。
只是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叫我回去吃粽子了,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包的粽子了。
这个粽子节,用眼泪告别粽子,不想吃粽子的粽子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