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Reflection 08 (2019-01-15)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市场观察(connectting the dots)
市场最关心的英国脱欧方案议会审议问题终于靴子落地,首相梅的方案被下议院以432-202的投票结果予以否决,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现任政府在议会中遭遇的最大惨败。值得玩味的是英镑汇率反而大涨收复了日内因欧元区拖累而导致的跌幅。两个问题值得关注——英镑大涨的逻辑是什么?英国脱欧事件会如何演绎?(和我们有啥关系 ̄□ ̄||)
英镑为啥会涨?在议会审议开始之前,市场的主流预期就是首相梅的方案无法通过审议,而且很可能面临惨败,最终结果基本符合预期,从市场定价的合理性来讲,虽然会有大幅波动,但最终阶段性的稳定水平不应该与此前有较大的变化(虽然这个解读有点马后炮,当市场希望有行情时,自然就会有超预期的解读)。

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即使市场在此前预期议会不会通过方案,但是英镑在近期还是表现得相当稳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
议会不通过其实意味着软脱欧或是不脱欧的概率上升了。首先,英国议会在早些时候就通过议案,明确表示在没有议会同意的情况下政府不能无协议脱欧(这个的重要性被我忽视了),这大大限制了首相单方面觉得硬脱欧的空间。其次,在投票结束后,从反对方的声音来看,对于关税同盟还是有很多诉求,首相梅也表示愿意进行协商修改方案。第三,工党在投票后启动了政府不信任投票动议,意图借着现政府混乱之际上位,工党明显更加亲欧,党魁科尔宾明确表示要留在欧盟关税同盟,而且不排除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第四,欧盟方面多为领导表示不会对首相现行的方案做出让步和调整,但是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暗示英国方面应该重新评估脱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且多为领导人表示愿意推迟英国脱欧的时间(原定于3月29日)。内外因素分析下,英国脱欧局面出现不破不立到破而后立的变化。
-
市场上发出声音的人和真正交易的人并不是同一批人。这可能是从基本面到市场最远的距离,因为真正的交易员一般是不会出来说话的。交易员更注重的是趋势、流动性和多市场联动。从近期英镑盘面走势看,至少日线级别短期上涨形态较为明显,而1月3日的闪崩似乎也让空头见识了下方支撑的顽强。从期权市场上看,风险逆转期权显示短期英镑看涨期权的价格明显提高,这显示市场更担心英镑大涨的可能。而一般在重大事件前,市场的流动都会急剧萎缩,这使得小交易就能造成大波动,一旦有人触动扳机可能就会造成多米诺牌。私以为机器程序交易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出了不少力(技术指标是重要的入场和出场信号)。

那么之后英国脱欧该关注什么?首先就是政府不信任投票,将于周三进行,当前来看除非保守党出现内部决裂,否则工党上位的可能性较小。其次,首相梅保住相位之后,一方面要与反对方协商修改脱欧方案,并约定第二次投票的时间;另一方面肯定要与欧盟进行内容和时间的协商。总体来将达成更加软化的脱欧方案的可能上升,第二次公投的概率保持不变,硬脱欧的落地可能需要欧洲的强硬“配合”——不过当前的欧洲大陆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选择。
那么欧洲怎么了?欧洲领头羊德国2018年GDP增长1.5%,创下近5年的低位。从2017年展望一片大好,到2018年没落收场,经济落差也是欧洲不太平的重要导火索。昨晚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议会的讲话中再次承认当前经济的疲软,对市场又是一记重拳。近期欧洲的重要政治事件关注:
- 法国的黄马甲运动,民意还是改革,要民主还是要债务?这确实是现代西方民主国家最头痛的问题。
- 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也后开始四处煽风点火、拉帮结派,一会支持大国民众的运动,一会又与波兰等国组成疑欧同盟,反对法国与德国的统一战线。欧盟内部的离心力在上升。
欧元昨晚出现典型的颈线突破行情,从技术分析上看,可能继续触及1.31附近的低位,但是从基本面上看却不一定,因为美国的情况也不能称得上好,除了持续的政府关门外,昨天美联储最鹰派的票委、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在讲话中表示:
考虑到当前的情况和经济数据,现在也许是停止利率正常化的好时机。
所以基本面和技术面,你会相信哪个因素?

-
How ETFs Became the Market
点评:彭博专栏文章,ETF在1993年就开始在美国市场交易,但是金融危机是ETF增长进入快车道的重要契机:一方面,银行在危机后需要剥离资产,重塑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散户在遭受重创后也在寻找风险分散化的渠道。
每日学习(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交易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