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东江湖山里人家睡房里的摇篮

东江湖山里人家睡房里的摇篮

作者: 张读立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12:45 被阅读0次

    东江湖山里人家把摇篮称之为“歌笼”,婴儿未学会说话之前除了哭笑表情,就是咿咿呀呀地调嗓子唱歌,只不过不是一般人能听懂理会的,歌笼就好似大人的卡拉0k练歌房,当年怀疑《忐忑》这首歌原唱是否模仿歌笼里的歌创作出来的;学会爬坐而没学会走路前,总抱着搂着背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孩子不受束缚,不听使唤,便产生了摇篮这种生活物件,幼小心灵深处摇篮是件神器,听说过无字天书,却不知无谱无曲的天籁之音会从歌笼里发出,是那么纯洁清澈,原始而无杂念。

    摇篮,见过不少,竹质的,木质的;四方的,长方的,圆形的,椭圆的;山里人家木材多,一般请木匠做摇篮,由外婆设计好,给女儿做嫁妆或做弥月;摇篮设三层,底座,坐板,桌面;底座四平八稳如雪橇板,前后两端往上翘,钉两块竹片可小范围滑溜,或四角装木轮可推可拉循环来回;坐板下方有块踏脚板,坐板呈“凸”形,顶端竖根方料与桌面连接,便于幼童双腿分开防止往下溜,靠背稍高于头部;整个桌面和坐的空间一分为二,桌面伸手触摸到的地方,会安装一些带响带玩的小机关。

    东江湖山里人有种特殊的摇篮,当地人称“背带爪”,青黑色边,中心绣一块长方的长寿富贵图腾,似清朝官员胸前的补丁,四角各一条粗棉布条,把婴儿驮在背上或扣在前胸,摇时靠背婴孩的人驱动,这种形式即暖心又贴背;生产队时经常能见到带奶崽的妇女为赶工分,把崽随身带,驮于背上,利用空隙时间喂乳;背带将婴儿贴在身上是负累,但内心很踏实。

    五岭农耕博物馆中有架摇篮,已有上百年历史,做工考究,除了未雕镂外,四方四正,坐板桃形,面板圆弧,油迹斑斑,古朴扎实,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代?曾坐过多少幼小的襁褓?有种摇篮形状无二,底部两根长方呈弧形,前后摇摆,哄孩子入眠时省力又省事,摇晃再厉害也不倒。

    山里人孩子未满周岁,几乎都依赖过摇篮,至少是在那个年代,家中无人看管,社会没有托儿所,幼稚园,大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挣工分,无奈之下,只能把孩子囚于摇篮中,利用家犬守护,小孩在摇篮中扯开喉咙召唤同情,挣扎着逃出牢笼,去争取自由,纯洁心灵中渴望得到那份天真的释放,可谁都无暇顾及,摇篮里歌声嘹亮,直到唱累了睡着,醒来再哼,自娱自乐,眼泪,鼻涕,汗水,屎尿全部撒在摇篮中;每当大人们收工回来,摇篮里的孩子欣喜若狂,双脚乱跢,伸出双小手要求抱抱,脸上泪水鼻涕述说这半天在摇篮中的孤独和委屈。

    摇篮属于睡房,也属于大山里人家,岁月从来没饶过时代,社会发展进程把这些老记忆通通抛于尘埃,现代工业把过去传统物件当成参照物,变的轻便,美观,实用,花样层出不穷,这种快捷方式,远远地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

    听,歌笼里是谁传来优扬的歌声;看,歌笼里是谁涕泗横流,依然带着天真的笑容,伸出小手迎接亲人的拥抱;仿佛从《摇篮啊摇篮》的插曲中看到了希望的将来,诞生一个美好伟大的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江湖山里人家睡房里的摇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jl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