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Lilac'Blog-理论模型集锦-管理相关模型
这个系列主要记录自己平时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比较经典的理论模型,本文主要介绍管理方面的理论模型,包括5W2H理论、时间管理、生命周期管理、逻辑树、金字塔原理、SMART原则等,通过梳理模型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方便日后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
5W2H
5W2H分析法由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通过提出问题来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思路,因此也被称为七问分析法。5W2H分析法简单、方便,容易理解和应用,因此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管理和技术活动,也可通过增减问题数目运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622/26c378a30bfa6f05.png)
时间管理
- 计划管理法:日、周、月、年计划等;
- 四象限法:重要紧急(立即做)、重要不紧急(多做)、紧急不重要(选择做)、不重要不紧急(尽量不做);
- 有效的时间管理主要是记录自己的时间,以认清时间耗在什么地方; 管理自己的时间,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 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
GTD:get things done,具体做法可以分成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与行动五个步骤:
- 收集:将所有能想到的待办事项均记录下来;
- 整理:分类整理,若事项能在2min内解决,则立马处理;若事项不能解决,则纳入参考/日后处理等类;其余事项进入下一步--组织;
- 组织:将事项分为下一步行动清单,等待清单(由他人处理,需等待结果)和未来/某天清单(将来不确定日期完成)等;
- 回顾:每周回顾检查所有的清单,并更新,制定下周计划;
- 执行:按照清单执行具体任务。
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 导入期: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
- 成长期: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
- 成熟期: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 衰退期: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可用于产品规划、迭代规划、营销策略制定等场合,帮助产品经理和营销人员根据当前产品状态制定恰当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与策略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622/b98c93b69c72c373.png)
逻辑树
逻辑树,又称决策树、问题树、演绎树、分解树等,是麦肯锡公司提出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逻辑树通过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的方式分析问题,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逻辑树主要适用于需要将复杂的问题拆解为简单问题,便于理解、分析和寻求解决思路的场景。
逻辑树使用步骤:
1、确定需求解决的问题;
2、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
3、剔除次要问题,保留主要问题;
4、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逻辑树的使用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 要素化:把相同问题总结归纳成要素;
✧ 框架化:将各个要素组织成框架,遵守不重不漏的原则;
✧ 关联化:框架内的各要素保持必要的相互关系,简单而不孤立。
类型 | 描述 | 作用 | 使用时机 |
---|---|---|---|
![]() | |||
将一项事物细分为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副议题 | 将问题分解为可以分别处理的利于操作的小块 | 在解决问题过程的早期,这时还没有足够的可以形成假设的基础 | |
![]() | |||
假设一种解决方案,并确认足够必须的论据来证明或否定这种假设 | 较早集中于潜在的解决方案,加快解决问题的进程 | 当对情况有足够多的了解,能提出合理的假设 | |
![]() | |||
说明可能的决策和相关的决策标准之间的联系 | 确认对目前要做的决定有关键意义的问题 | 当对事务及其结构有良好的理解,并可以将此作为沟通工具 |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由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提出的一种结构化的思考和写作框架,能够帮助写作者快速书写逻辑严谨且简明扼要的文章和报告。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要点: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金字塔原理的特点:
- 纵向按照“疑问和解答”的逻辑层层递进,深度剖析;
- 横向遵循MECE原则,通过归纳和演绎等方式回答上层疑问。
金字塔构建方法:
- 自上而下:已经知道主题,然后向下逐步构建不同层次,这需要较强的抽象和逻辑能力;
- 自下而上:不太清楚需要表达的主题,先通过头脑风暴得到已知要点,然后对已知要点进行归类分组,并提炼每组的主题,最后完善整个思考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622/c4456fa7460db4c4.png)
SMART原则
SMART是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目标管理原则,主要用于绩效目标制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622/2ea5fa9ce4eabe0c.png)
模型总结
- 5W2H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用户行为分析、业务问题专题分析等;
- 时间管理主要用于对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
- 生命周期管理主要用于产品分析和规划;
- 逻辑树可用于业务问题专题分析;
- 金字塔原理主要用于分析报告的组织;
- SMART主要用于目标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