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话题是读书会,我看群里各位朋友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观点,在下不才,想从简易心理学角度说几点,特别是从不同人群参加读书会的动机和需求来考虑。
首先,如果是有一定功底和阅历的资深人士,他们来参加读书会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是精神需求,分享会带来充实感,而分享时被人崇拜更会带来自豪感,这两种愉悦花钱也买不到。
二是社交需求,参加读书会能拓宽圈子和人脉,这其中的软价值更是无法计算。
那么这些人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呢?
一是分享时观众迟到和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发现读书会的圈子不够吸引人,让人没有想结交新朋友的欲望。
如果从这两方面两点来说,那就是一要确保听众的秩序和礼节问题,二是要多吸引一些高质量书友,以求惺惺相惜。
其次,如果是普通书友呢,相信他们的社交需求和资深书友是一样的,精神需求则偏向于丰富业务时间和拓展知识面了。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确保分享的质量应该是重中之重了。
综上所述,不同书友都有精神需求和社交需求,而读书会最关键就是保障两个质量,分享的质量,听众的质量,我认为,可以围绕这两方面去分工管理,分别监督。
读书会的内部组织者们可以分头行动,一边积极邀请书友们做分享,并对分享者进行分享内容,分享形式,分享节奏的确认,一边完善读书会的流程和时间表,制定待定事项的清单,确保听众们提前到场,手机静音,有序提问,友善互动。
我建议,读书会的管理者们可以把每个角色的职责都列出来,邀请读书会的所有书友们轮流担当,比方说有五个角色,分享者,主持者,评论员,后勤A,后勤B,这个形式就类似于头马演讲俱乐部,他们把每次演讲会议的流程划分成10个角色,大家轮流扮演不同角色,这样既能提高演讲技巧,又能提高组织能力,我觉得读书会可以借鉴这种方式,要不然老是由某几个人特定管理的话,那几个管理员不得累死,长期以往也影响积极性,大家分工干活,才能不断促进交流,撞出更多的火花。
最后,此文只是简单把书友分为资深和普通两种,未免有些单一,思考角度比较片面。写得像工作总结,抱歉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