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素心,我发现有些人在工作中说话很有深度和条理,学习也很快,但我发言没有条理,也谈不出什么深度,总不受领导待见。怎么改善?”
入职两年、想要尽快跃迁的工程师小白询问。

@素心人生设计: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些人在会议中几句话就把重点拎出来,并给出一个系统解决方案,但有些人却完全没有条理。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这跟一个人的输入输出能力有很大关系,而这部分能力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脑中有多少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就是指你脑中对知识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架构。它不是松散、杂乱、会变化的无序的东西,而是稳定的模型化的结构。
你脑中的知识晶体越多,看待问题就会有越多的视角,找到更多方案解决问题,看到更多可能性,人也是越来越灵活和游刃有余。
所以古典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位90后毕业才三年,已经是日薪10万元的企业咨询老手,靠的就是满肚子的知识晶体。
你想变成这样吗?那就赶紧积累知识晶体吧!
接下来,你可能会问:如何拥有非常多的知识晶体?
我从《跃迁》中总结出三部曲:
第一步,熟悉知识晶体的结构。
常见的知识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关联、树状、序列和数据。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的相互关系。
比如时间管理四象限: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公式也是关系结构,例如:创造=1%灵感+99%汗水。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的层级、包含关系。
例如书的目录,以及学科分类,心理学下分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等。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我现在给大家展示的步骤也是如此。
数据关系:体现数量差异关系。
比较常见的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
这其实就是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先熟悉各种逻辑,在遇到关系时,就能逐渐分辨是什么关系,会形成什么样的知识晶体。

第二步,有意识地总结知识晶体。
要总结知识晶体,首先就需要大量看知识晶体,并且尝试模仿知识晶体。
我喜欢看一本书的一部分,画出这部分的结构,也正是在不断总结知识晶体,这就是顺路的实践。
在这方面推荐大家使用思维导图笔记工具:幕布。它能让你不断练习树状关系,是很好的电子笔记工具。
第三步,创造自己的知识晶体。
当知道了知识晶体萃取的重要性,你也可以有意识地构建、创造自己的知识晶体。
最初级的就是列表式,之前的幕布工具就非常适合用来使用。
再往后走,就可以用更复杂的知识晶体。例如,隐喻是更高级的知识晶体,他让你通过形象就能够记住知识晶体,同时使用了你的左右脑记忆,如生涯彩虹图,一目了然。
古典老师也创造了很多自己的知识晶体,例如生涯三叶草,非常易记。
总结一下:通过三步走萃取知识晶体,高效提取知识,深度逻辑输出。
你会如何践行,萃取知识晶体?欢迎分享和交流。
#成长锦囊# NO.11
心理/生涯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本锦囊来自古典《跃迁》,在此鸣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