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是一种细小而有耐心的英雄主义”,有孩子做课前推荐,主题为“清醒”,提到这句话。乍看,有一种被针刺的感觉。
生活在这样一个混沌的年代,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看不清前路,也记不得过往,日复一日,浑浑噩噩地过着,你如此,我亦如此,找不出今天与昨天的区别,也不觉得你和我有什么区别。这本身都是一种不清醒的状态。
桥水基金的CEO说:“如果你在一年后回望,没有发出哇,一年前我可真傻的惊呼,那这一年就白过了。”
现实中能发出这种“惊呼”的人,也不多吧!做到正念,做到“觉解”,是一种修为。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及家道中落,看清世人真面目,受尽奚落与白眼,于是决心“走异乡,寻异路,找不一样的人”。一般人如若不曾经历这样的变故,恐怕是无法有这样的“觉醒”的。
之前有一个很火的电视剧就叫“觉醒时代”,那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经历了大灾难、大苦痛之后才出现的。
福楼拜曾经教导莫泊桑学习写作,要求莫泊桑凝视一棵树两个小时,直到他可以发现这棵树与其他树都不一样,才可以下笔。这样的“清醒”是需要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获得的。
而于你我而言呢?清醒,意味着活着、醒着,将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将这一刻与上一刻区别开来,将呼与吸区别开来,每时每刻,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去感受,去思考,是极其需要耐心的,这也是一种英雄主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