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书的时候,罗胖在2022年12月30日年发布的语音60s中提到:李松蔚老师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方式分成了两种,一种叫原因论,一种叫目的论。
听到这个时候,我有些讶异。
我也知道“原因论”和“目的论”,是在《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提到的。是阿德勒在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基础上提出了“目的论”。
在我自有的认知中,这个观点应该很多人会知道,更何况是罗胖,博览群书,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个 观点呢?
不仅如此,当他听到了这个观点,在分享的时候,只提到了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而丝毫没有提到阿德勒。
当然,我并不会觉得,能够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必须要谁提出来;也不会觉得,一个观点一定要找到源头或是所有坚持这个观点的人。
只是通过这件事情,我有了一个感悟,很多知识是有传播边界和半径的。
很有可能,当你觉得这个观点肯定有很多人知道,没有必要再去重申一遍。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有很多人,就是第一次听到,而且会觉得很有趣。
就像递弱代偿理论,有些人将注意力放到了一个领域,就会忽略另一个领域。
正因为这样,信息不对称在很多地方都会存在。为此,分享便有了更重要的意义,让一个圈子里的人,能够共享自己经过筛选的信息,加速信息对称的进展,同时,也让自己视野更加宽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