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今天用120分钟读完了一本书,书共184页
联系今年阅读目标:
计划年阅读100本,现已完成10本。原本觉得这个计划完不成了,但今天的事实告诉我是可以的。
当你觉得一件事不可能的时候,就尝试去量化吧,数据是会说话的。2×90=180÷5=36,1本书2小时,90本180小时,每天5小时,36天就可以完成。
思及此,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是否太快了?你想要的就是读完就只是数字而已吗?一本书的精华且不是应用,两个小时理解的过来吗?
故,调整阅读目标
在保证质的基础上求量,烧脑的书至少读3遍
量调整至50本,30本相对烧脑的,20本“休闲”类
注:休闲类如《断舍离》《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等等
今天读书流程,开启番茄钟,铃响休息。读完共计花了2小时,然后做了点别的事情缓冲,之后用石墨文档梳理了有印象的内容。通常输入是好事,只输入不输出会造成熟练度错觉,用的时候没法用。
可我今天读完之后竟然觉得自己没记到什么东西,真正在输出的时候却是有好几个内容是记到的。意外之喜了,看来感觉还是不靠谱的,得真正的落到实际纸面或软件或生活中,用结果说话。
在读书和学习这件事上,还是要遵循139比较好。一分的学习要配有三分的思考,再有九分的练习,才能真正的对生活有所影响。如果你只是读书,只是追去理论的积累,那还是逆袭的有效途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