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信不是天生的自信,建立的途径只有一种多做多做到多因做到而得到肯定。
所以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充分的空间。推动孩子多去做。尝试做各种好奇感兴趣的事,多帮助孩子做到。帮助他们建立成功的能力网络,多因他们做到而得到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和信任自己的能力。
定与我们平时用的表扬,赞美和鼓励不同,表扬和赞美往往是做得好才能得到,是有条件的。又往往是虚乏,无针对性的,如你真棒,你真是number one等夸张用语。而鼓励又往往暗含你这次做的不够好之意,甚至很多鼓励用语都用还不错,没关系。等否定词对方潜意识中接收到的往往是否定。
肯定是如实的客观描述事实。实事求是的。欲强化首先让对方因被肯定而得到关注,产生存在感。同时,因某方面能力被描述而得到强化认可,产生继续如此的动力,能力就在不断的肯定中反复训练。形成了我能行,我有资格的神经网络,自信就由此产生。
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能力转化成真正的自信,至少需要得到5000次以上的肯定。
怎样去肯定别人呢?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种重复对方说话中的重要字句。比如说:“你是说……”。
第二种肯定他的情绪。比如,我感受到你非常的沮丧,痛苦。
第三种肯定他的动机。比如,我知道你想得到老师的,肯定你想做个好孩子。
第四种肯定他行为中可以被肯定的部分。比如,我很高兴你能告诉我这件事,我知道你害怕,我知道后会生气……
此无论孩子做什么,说什么,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肯定或者强化能力。或者修正行为都会让得他们得到丰富的经验,也因为也因为对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了了解孩子才会更了解自己。才会言出必行,言出必准,再加上充沛的精力,他们会形成内在的信心。
想让孩子有自信,还得及时肯定他,而不是打击他。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做错事儿了,都要狠狠的去批评他,要让他得到教训。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我们感到他做的不好,就想打击他一下,让他记住以后要改变,要做好。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不好的。孩子因为多次没有做成功,这件事情可能就会放弃了,以后不会再做。当一件事情做不到,我们就要分析是他的能力,达不到还是说他的态度不好。仍然可以采取有效的办法去肯定它好的一部分,还有他的情绪,他的动机。
肯定孩子并不是说孩子做好了才值得肯定。孩子做对了,做了这就值得肯定,无论结果怎么样。即使结果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我们就要通过我们的肯定来引导孩子不断强化这种好的行为,从而达到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