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一场苦修,多少个七七四十九天后,使人顿悟,在这条冗长的时光河流,砥砺出一个自判为婴儿的人。于是,他的心化为利剑,不能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唯一的用途就是斩杀那个产生于本我的寂寞。
2013年,新春还没有在鞭炮声里结束,很多人便又开始远走他乡。童戈多也随亲戚来到了890公里外的陌生城市。无意间,戈多对陌生人产生了心理距离,不愿多交流,与平日里大相径庭。他曾经有一个信念说,我因为是我,才不会被动摇,被影响,我就是我,凭良心做。实至今日,他才明白,他一直是个失败者,一败涂地。他没有认真对待自己,他也没有明确目的,甚至他在潜意识一直都贪图享乐。戈多确实没变,一如既往的任由自己碌碌无为。直到他时常翻看着自己那已风干的记忆,他才知道我可以不是我。
人们将历史写进书里,历史又将人们埋进土里,1991年5月,戈多开始了他的历史。戈多的出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喜悦与希望。年华如水,一份随甘露饮尽,一份乘川流东去,一份赠与云烟,剩下的滴在心头,倒映一幕一幕波动的场景。
戈多五岁上学,欢天喜地。
那时的义务教育并不免费,而且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在这个号称农业大国的国家还没有被取消。戈多的学费是家里的一份重担,而父亲却从来都没有欠过学费,唯一一次欠学费被老师赶回家,戈多只好躲在奶奶家悄悄蒙着被子哭。从那之后,戈多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上父亲一次。戈多从此就跟奶奶生活了好几年,最开心的事便是跟奶奶一起买彩笔,喝自己剁碎奶奶煮成的鱼汤。
在学校里,戈多有个习惯,铅笔从来不会削尖,因为削尖后铅笔容易断,一支笔就用不了多久。那时候,戈多虽然很认真写字,确写得很大很丑。老师说,你这是用棍子写的吗?后来有人问戈多字写得好是不是练过,戈多说,是的。戈多其实并没有怎么练习,他只是照着语文书一笔一划写来的,只是字还是有点大,不够清秀。
戈多总是平淡总结他的过去,也总是安静的规划着他的未来。现在,面对现实,他已没有了彷徨与恐惧,他也希望与人交流,与这个世界交流。
十二岁的时候,戈多读初中一年级。他已经忘了为什么对读书有浓厚兴趣的戈多会从名列前茅变成倒数第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戈多的家庭情况有所好转。
暑假的时候,戈多去了父母工作的地方。几个小孩子一起坐长途卧铺,在上车前,他们都喝了几大瓶水,后果可想而知,差点憋坏了。他不会想到,十年后他又会踏入这个城市。他也不会想到父亲为了他的成绩发起脾气来是什么样子,他只知道,他吃饭的时候不敢看父亲。最后,父亲同意了戈多的留级要求。气氛才慢慢变得好起来。
这个暑假,跟以往白天在山野奔跑,在河流嬉戏,晚上在床头趴着看书不同,似乎戈多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有了忧愁,有了烦恼。一开始他觉得这里的天气很好玩,忽然的雷阵雨,把刚才还在顶着烈日的你淋湿;忽然的台风,把人家的屋顶掀翻,让人不敢出门。到后来,他开始讨厌起来这样烦躁,激烈的天气了,特别是在他出去买书的时候。书淋湿了可以晒干,但有的几页纸黏在一起,很难弄开,甚至有的字也难以辨认。在节省早餐的基础上,戈多的书渐渐多了起来。也正因为这些书,才发生了以后的一些事。
晚上一般都比较凉爽,戈多躺在床上半睡半醒, 甚至脑海里模模糊糊呈现了书中的剧情。突然间,一个女生进来了,完全打破了这里的安静,包括戈多的内心。处在青春期的人对异性充满了好奇,相互交流时大多数人羞涩、紧张。戈多也不例外,书掉到地上捡了好几次才捡了起来,嘴里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女生往床上放了一个没有封上的信封,对戈多莞尔一笑说,你看一下。然后很快就走了出去。
戈多虽然经常在出门买书的时候经常看到隔壁那个女生,但是戈多怎么也不会想到会跟她有交集,而戈多也更不会想到,相交的那个点竟是一个句号,没有以后。
女生在信中很详细的介绍了自己,并在后面说,我们从笔友开始吧。戈多此时虽内心忐忑,但也欣然应允。那时候的教师对学生的男女情感持一种坚决打击压迫的态度,家长也极力反对。虽然戈多只是交了一个笔友,但还是胆战心惊,小心翼翼。
表面上两个人只是相互借书来看,一直都没被发现。直到那天,戈多在看电视,戈多的父亲尽然找到那一沓被藏在床底的信,问起戈多怎么回事。戈多说只是笔友,最后等父亲上班的时候就心虚的烧掉了那一封封信,那时只想着不被诘问,没有心痛。后来父亲又问了一次信去了哪里。戈多干脆的答道,烧了。父亲笑了。
大约要回家的那几天中的某一天,女生约了戈多去一个地方,戈多没有去。却给她写了最后一封信,信的结尾是,大多数小说里,爱情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更有一个超越生死的过程,我们就这样平淡的开始经过与结束,也不会留下太多非在一起不可的理由,对不起。戈多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喜欢上了写文章,他不仅时常想念,而且他觉得那些铸成的历史也会变成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