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家车库挖出来一堆小时候的旧书,其中有一本《才子四书》,小时候断断续续读过一些片段,没有通读过,这次拿出来重新翻翻,颇有意思。
初中高中的时候,自觉得作文写的不错,看了些乱七八糟的书,不知天高地厚的自诩为一个小才子,在书店见到这本书,买回家偷偷读,但是看得半懂不懂的,现在想来傻透了。
这几本书中,对张潮的《幽梦影》的评价最低,基本上就是一些有文化人的俏皮话。截段原文感受一下:
原文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原评
孙恺似日:深得此中真趣,固难为不知者道
王景州日:如无好友,即红友亦可
袁枚的《牍外馀言》,感觉稍好一些,更加言之有物。比如这一段很有名,我们今天也经常这样,吵完架之后复盘,觉得当时如果那样那样说,就好了。
古人常有辩驳语,可以应声而答;而仓卒不及者,余为不平。王安石笑人不读书,赵清献驳曰:“皋、夔、稷、契所读何书?”安石默然。何不答云:“君不读书,何从知有皋、夔、稷、契?”温飞卿笑令狐绹云:“事出《南华》,非僻书也。”令狐不能答。何不答之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明道责伊川曰:“昨饮酒时,我目中有妓,心中无妓。”伊川不能答。何不答之曰:“倘兄狎昵之时,亦云身上有妓,心中无妓,可乎?”有督学某,好陆、王之学,责张令尚程、朱之学,曰:“君名知县,不名行县。”张不能答。盍答之曰:“公名督学,何不名知学耶?”朱子对周必大曰:“平生所学,只是正心诚意四字。”盍答之曰:“孔、孟对君,何以不闻用此四字耶?”或问:“君为明道,何以答?”伊川曰:“当云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可也。”
看得半懂不懂的主要是苏轼的《东坡志林》及李渔的《笠翁别集》,看不懂的原因也很明显,这两本都是论史的,小时候对于历史的理解还很肤浅(现在也没好多少)。
古代人做学问,是文史不分家的,经史子集里面本来就有很多属于历史的范畴,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辨析,是很多学者文人爱做的事,《东坡志林》和《笠翁别集》就是这样的两本书。
其中《东坡志林》为苏轼自元丰至元符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其中心思想则颇多爆论,
才子四书的说法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总之是四位绝代才子知人论世著作的汇编;袁枚的《牍外馀言》、张潮的《幽梦影》、苏轼的《东坡志林》及李渔的《笠翁别集》。著者既负才子这名,博学多闻,见识高明,又有不凡际遇。其论史论事,则设身处地,独具慧眼;佳言妙语,如锯木悄。实是著者巧借古之人之事,以抒发自己那七曲八曲的胸臆,可以誉千秋而权万古。书中的注释详略得当,既能发明文义,又能文人见闻,也可以看做古人读书的弹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