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盛行的年代,总会看到很多写者喜欢将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进行对比,然后告诉我们一线城市的繁华,那是金钱、眼界、能力的象征,那是追求优异与甘于平庸的对比。如果面对一线与三线,你选择了后者,那就是对自己未来生活可能的禁锢,那就是自己甘于平淡生活的无奈选择。
每每看到这样的标题或者内容,我总是禁不住皱起鼻子,嘟起嘴巴,发出“啧啧”的声音,连连摇头,内心满是怀疑。难道生活在三线城市就是被迫的无奈选择?
(1)
早上起床时,时间已是不早,睡眼朦胧中,喵子穿上拖鞋,直奔厨房。
自从得知豆浆的好处后,每天早上我们都要喝上一碗,做豆浆需要时间,喵子总是提前下床将豆浆倒入豆浆机中,然后继续返回床上,企图睡个“回笼觉”。
豆浆在豆浆机中极速旋转,时不时发出巨大的“嗤嗤”声,豆子打碎的声音,水流搅拌的声音,安静的房间突然变得嘈杂,总让昏睡的人无法再安睡。
“起床,喵子!到点了!”我眯着眼,推搡着再次躺进被窝的喵子。
“嗯,再睡会~”他庸懒的拖着腔调答应着,很明显,他并没有从睡梦中完全醒来。
我翻开被子,一股寒流席卷而来,迅速的穿上衣服。
洗脸,刷牙,吃饭,互相道别,上班。这是生活在三线城市中的我们一天的开始。
(2)
伴着一声下课铃的打响,一上午的工作随之结束,孩子们在楼下站队等待着放学,大家满心欢喜,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一上午或快乐或郁闷的见闻,偶尔,我也会参与到他们的谈话中,适当调侃一下某个“倒霉”的同学,这位同学总会害羞的一笑,撒娇式的喊道:”啊,老师,你怎么能这样?”而其他同学则在一旁唏嘘起哄。
送走了孩子们,我骑上自行车,穿行在回家的路上。学校与家很近,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所以,归家路上,没有拥挤与堵车,没有焦急与紧张,不用赶着时间走,心情自然放松了很多。看一下街边的景,望一望路边的人,慢慢的骑,慢慢的前进。
在归家的路上,倒是遇见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前方,一辆自行车摔倒在地,旁边站着两个人,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身穿黑色羽绒服,手里拿着手机,好像要给谁打电话。另一个是个小男孩,10几岁的样子,站在自行车摔倒的方向。
看样子,应该是男孩骑车时与40多岁步行的女人发生碰撞,导致男孩车子摔倒在地,没靠近前,看到这一幕,还在担心他会不会受伤,可看到男孩的那一瞬间,却没来由得被他的神情逗笑了。
这个男孩胖胖的,圆圆的脸被寒冷的北风吹得开始发红,眉头紧皱,眼睛瞪得圆圆的,小嘴嘟的能挂上件东西,脑袋不自觉的向上扬,双手叉腰,一副非常不满的样子。
女人站在旁边,像在道歉,拿出手机想要给孩子家长打电话,而男孩却掐着腰,气的只剩下喘粗气,那般可爱的样子真是让你哭笑不得!
(3)
下午下班了,给喵子打电话:“你在哪呢?我在学校门口等你。”
喵子戴着帽子、围巾、口罩,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从远方慢慢走来,若不是熟识的人,在这个只剩下眼睛的面孔中,还真认不出熟悉的点滴踪影。
看到他走近,我拍着他的肩,相视一笑,便自觉地将自行车转交给他,自己只负责在自行车后坐着。他将包放在车筐内,用力的蹬起自行车,车轮在强大的压力下快速转动起来,而我则努力的抱住他,唯恐车子左右摇摆将我摔下车去。
我们穿过颠簸不平的小巷,来到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见到喵子,我总是异常兴奋,我就像那群小学生一样,兴奋地诉说着我一天的见闻,而他则在气喘吁吁的骑车时不忘随时给与我回应。
(4)
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也许那是充满希望与无限机遇的奋斗岁月,也许那是平淡却不失温馨的二人生活,也许那是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陪伴时刻。
生活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它是繁华的一线大城市,还是平淡的四线小城市,而在于你的心,它是否安静的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