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小的时候,是不是都曾经被磨耳朵,被姥姥妈妈或者奶奶,说哪些事情要做不能做,磨耳朵都出茧子了,那么现在,你是不是变成了那个磨人家耳朵的奶奶姥姥或妈妈呢?为什么呢?思考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怎么样让你脱离这个死循环?或者说你始终是在过的一种,怎么逃也逃不脱的生活状态?动弹不得,就好像陷入了湿乎乎的水泥地里面不能自拔一样,就好像我们做实验的那个跳蚤,尽管拿掉了罩在脑袋上的天花板,但他永远跳的距离和之前的玻璃板那么高的,再也不能够跳得更高,这是什么呢?
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既然枯燥乏味陈旧是习得性无助,那么有趣、鲜活、革新的人生也是习得的,只是你没有去尝试打破这种旧有的系统,重建一个新的系统,要从什么地方开始?
从塑造一个性感的大脑开始,什么是性感的大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放的头脑,不管是与人相处也好、做企业也好、去创业更需要一个开放的头脑,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保持一个礼貌谦逊的沟通的模式,我认为这就是现代人应该保持最性感的姿态,那么我们来测试一下你的头脑开放性。
评测你的头脑开放性来看或听这段话,这个话是来自于西方的一个人,先听一下,你看到这个文字或者听到这个文字的过程中以捕捉一下,你自己内心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阅读论语,结果令我大失所望,中国的国教儒家本质上是缺乏思辨,充满虚伪道德的皇帝宗教,并不属于哲学范畴,不具备严谨的逻辑、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熏洗儒家经典的中国不可能产生智者,只会盛产伪君子。”
以上这段话是黑黑格尔写给写给好友,谢林的一封信的内容。
在你听到这个内容的时候呢,如果你感受到被冒犯或者很愤怒,并断言黑格尔不懂中国哲学,才得出这么低级的结论,那么你的思维模式或你的思维习惯并不适合作研究型的工作,因为开放的头脑最低要求就是:如果你听到了一个与自己过去相信的东西完全相反的信息,你的反应不应该是去攻击别人别人;或者是反驳这个信息,如果你去试图理解对方,去探求为什么会得出和你完全不同的结论,去探求对方思维模式是什么样子,去探求他说的每一句话的论点和论据是什么,最后证据的指向是去哪里,你的认知就应该走向哪里,而并非只停留在情绪化的层面上,这个没有任何意义。希望极力证明别人是错的,那么首次思维模式出发点就不符合开放头脑,其次可以试着找寻答案,拿出自己和他人有利的证据,而不是停留在人云亦云的阶段,不是停留在你是我非的对错层面上,拿情绪去打架较劲是没有任何推动价值的,只能掩盖事实和你身边视听环境。
这把尺子其实就是可以去衡量你在生活中是否秉承着开放的头脑去理解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的存在的。如何开放,你有灵感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