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心性”是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

“心性”是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

作者: 清风明月昆仑剑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4:41 被阅读0次

何谓“心性”?“心性”是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是指“心”和“性”。

国学中有个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原文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战国时,亚圣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孟子·尽心上》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意思是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本性,就可以无所不能了。

《圣经》里也有讲“心性”的章节。《圣经(马太福音22:35-40)》里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圣经》认为,神给世人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罪与罚,而是因为爱他们的缘故。所以耶稣说,诫命中最大的是要“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其次是爱人如己。爱神的时候自然会去过神所喜悦的生活,自然会远离罪恶。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包括家人的、朋友的和同事的关系等等),所以除了爱神,还要爱别人如同爱自己一样。真正爱神的人也会去爱神所爱的人,而神爱世上的每一个灵魂;所以,当我们效法主耶稣,去过爱神爱人的生活时,我们就是在行神所喜悦的事了。

圣人“心”同。结合中外圣人的哲学思想来看,“心性”才是一切思想的最终归宿。

相关文章

  • “心性”是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

    何谓“心性”?“心性”是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是指“心”和“性”。 国学中有个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出自于《尚书·虞书...

  • 最终的归宿

    翻起单身时的照片,不禁感慨万千:以前的自己那么苗条,穿着打扮挺也有品味,名山大川也留下了不少足迹,有点口碑的电影也...

  • 最终的归宿

    最终的归宿 ——竹水 是风的残忍, 是水的挽留, 叶落了。 化为尘土, 随风而动, 美...

  • 最终的归宿

    一个女人最终的归宿是工作,在家歇了一个礼拜,发现在外面工作,就算是打扫卫生也比在家里歇着有意思,在家就是躺着,时间...

  • 最终的归宿

    我能预见的最坏的结果就是 回家种田 大不了回家种田 而我的人生理想也是回家种田,前提是必须要站在最高处看一眼 所以...

  • 婚姻是最终的归宿吗?

    2018/7/28 三天前有一次跟她聊天,谈到归宿的问题。她的自立意识非常强,能力也很棒,养活自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 家是游子最终的归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孩提时学的诗。 小的时候不懂诗中的意思,只知道用幼稚的口齿...

  • 死,是你最终的归宿?

    对于这个世界,我们都只是匆匆过客,在这场百无聊奈的戏剧里,都会走向结局。然后我们会随四季的风,随着时间的错位彻底的...

  • 我们最终的归宿是天涯

    看着一群群学生拉着行李箱,走向不同的城市,满心满眼的朝气,我看着他们有一股说不出的欣喜,同时也有一股说不出的悲凉,...

  • 均值回归是最终的归宿

    师父:除了第二条,第三条,均值回归才是最后的归宿,上个世纪的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米蒂的漂亮50,你知道吗?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性”是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f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