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蛮不讲理的3岁儿子,在十几岁姐姐面前从来被当作“淘气包”,踢过来,扔过去。而做为父母的我们,很少去干涉,毕竟是小家伙自己惹的一身“剐”,就让他自己学会承担,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今天午饭时,在饭桌上却演绎一番从来没有的新景象,见到一次姐弟之间互敬互爱的和谐场景,你让我,我让你!怪哉!今天的太阳好像升起的地方有问题。仔细一问,才得知一向不懂事的小家伙,今天不知哪根神经线,搭错了桥,竟然主动的把自己爱吃的东西,硬塞到姐姐的碗里,换来的是姐姐爱的反作用力!
是啊!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之间,这类事例数不胜数。在物理学中有一句经典“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释放什么样的力?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反作用力。大千世界总有一部分人,交往时忽略自己施加力的面容而格外关注自己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样子。换言之:喜欢别人的微笑、喜欢别人的热情、喜欢别人的桃李,见不得别人的冷眼、见不得别人麻木、见不得别人的吝啬。独独不反思自己做为施力物体作用于他人的是微笑还是冷眼?呜呼大号!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明思,天下无我之根本在于“我”无天下!
我是一做基层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员,在办公室经常听到同事抱怨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真不知好歹,老师对他再好一点也没有反应,不知感恩!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以微笑回报桃李,可也非所有的孩子不会微笑回报桃李。关键在于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如何定位的,也就是说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警犬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通了人性,婴儿在动物的世界里通了狼性,环境使然。换位反省,正因为现在的孩子缺少对“爱”的敏感反应,我们正应该加大施加作用力的力度,以流水的耐力击穿岩石的顽固,静待穿石的奇迹岂不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