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有几部前段时间刚买的纸质书,每天在包里装着一部kindle。不属于任何一派,也不觉得两者有什么冲突。
知道kindle是几年前,那时候穷学生一枚,每月三四百的生活费并不能支撑买很多的纸质书籍,偶尔去当当捡个便宜十几块就能买中英文两部,如获至宝般反复读。第一次知道“电纸书”这个词就是那时候了,若不是自己查阅,大概会以为是说话的人口齿不清把“电子书”讲成了“电纸书”。kindle是当时最中意的,只是无奈囊中羞涩只能望而却步。恰逢MP4正流行的年月,节衣缩食买一部作为过渡,于是各种电子书成了莫大的消遣。当然,看看电影听听音乐也在情理之中。
学校的图书馆很大,人文社科分区很多。除了一部分教辅,从言情小说到学术研究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每每去一趟都要抱回很多书,信誓旦旦的要苦读一番,结果大部分都是堆在床头,翻个几页,借期要过的时候灰溜溜的去还。那时候总以为学生时代还很长,下次再去借,耗完了无数个“下次”,而今一晃毕业已经几年。啧,现在回忆起来,图书馆的恐怖小说倒是读了个遍。总之,大概就是那时候电子书和纸质书开始并存在我的生活中。
也许是自由的时间更加弥足珍贵,也许是终于醒悟到人丑就该多读书,毕业后反而更加能够静下心来读一读书。
有段时间租住在一条小河边,河岸上随处可见的小商小贩,卖衣物的,卖水果的,卖各种小玩意儿的,偶尔见着几个小摊儿堆着几本新旧不一的书,便成了下班路上最有乐趣的事。几个路人蹲在那儿挑挑拣拣,也能发现几本不错的买回去。 于是,闲暇时总要到边上的大学走一走,摆出一副学长的样子,仰首阔步。抱着一本书,或到自习室,或到楼前草坪,迎着阳光背着阳光,总能找到一两处停留的地方。
没的读的时候就拿出手机看看电子书,先不说各种资讯总会打断,定力稍微有点松懈就要去刷会儿微博,回个短信,把读书的事忘个干净。再后来有了iPad,美其名曰可以更好的看英文书籍,说起来,大部分时间倒是都用来追了美剧。读书的软件也下,却是下了删删了下,往复几次也看不完一本。终于决定要拿下kindle。
刚拿到kindle的那会儿的我,大概是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立刻置办了保护套,包里留出一个安全的存放隔层,备好纸巾时刻准备擦拭污渍。如此小心翼翼,可不知怎的边角还是出现了几条划痕,郁闷了几天后居然随意多了。自此,地铁上,午餐后,临睡前,总要拿出来看几行,看着看着就成了习惯。也在地铁上遇到过几个陌生人,想买kindle却又下不了决心,假如我问:你买来是真的想读书吗,听到的回答有肯定有疑问,疑问大多是:不能用来看电影听音乐吗。我摇摇头,默默咕哝一句原来你不是真的想看书啊,之后便再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现在想来,如果我是一名kindle推销员,大概会被辞退无疑。
除了轻便护眼,kindle带给我最大的满足就是“囤书”,各种搜罗来的书都要三三两两放进去,每天都像带着一个图书馆,虽然没了纸质书厚重且太占空间的缺点,似乎也少了点成就感。现在读,一般都是读到好书都要买一本纸质的作为收藏。开始做笔记也是在kindle之后,读完的书一股脑儿将笔记导入Evernote,无聊时读一读笔记中的句子便顿感充实。周末去咖啡馆小坐,也要抱着书,也许是纸质版,也许是kindle,两者交替并没有任何冲突感。只是大部头的书闲暇读一读还好,若是每天带着怕是一种负担。
前段时间买书,买了一本国外的口袋丛书,很是喜欢,个小轻便,就是纸质不敢恭维。跟好友调侃道,除了纸质像是擦屁股的一样,其余都好。插一句,现在擦屁股的纸质量都越来越好了。刚在kindle读完一本大部头,可以尝试一下这本。毕竟上班路途遥远,减轻装备是必做的功课。
说到底,读书不应该在乎工具和方式,随意就好。读自己喜欢读的,看自己喜欢看的。也许你是纸质一派,也许你是电子一派,都是在用自己喜欢也习惯的方式充实着自己。所以,各自安好就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