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自负皆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这世界没有一件事情是虚空而生的。站在光里,背后就会有阴影,这深夜里一片静默,是因为你还没有听见声音。
马良《坦白书》
我想要将青年人比作春,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还有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交替演变的春。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又仿佛从一开始就是遍地的绝望,吐出的新芽,舒展的叶脉,卷曲的花苞,一切也都因此迷人。
而诗,诗也是春,这春却只属于诗人们。或许更属于青年诗人,他们有胸怀的星辰大海,有玫瑰与夜莺,有厨房与爱,在追逐梦的路上,也踏着绝望前行。
我想这大概是我想要向你叙述《给青年诗人的信》的原因
也许你读不懂里尔克,但你至少可以读懂自己
冯至在序言中写“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的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
我只初想这文字也许感人至深,但当我在182页读完最后一字,不禁是佩服起冯至,将这情感写的如此贴切到位。它像流水轻抚,但并不漂洗涤荡,像是大风吹过山谷的回声,像是白云拂过远天的留痕。感到字字都是属于自己的,想要和作者彻夜切谈,读完又是满足的,像是早已无话可说。想要落笔写些什么,却又无从下笔。终于在满足和兴奋中合上了书。
里克尔的信寄向了不相识的青年诗人,也许里克尔在青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多年前迷茫,不知所措的青年诗人,仿佛在抚摸他过去身上的痕迹。他一再的告诫青年,人人都需自己料理,旁人是很难给以一些帮助的,就像是在告诫他自己。
人来到世上,本就是艰难而孤单的。就好似那些并排着生长的树,也许它们有纠缠的藤蔓,枝枝叶叶也相互呼应。但他们的根,他们盘结在地下数米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显得又沉静,又孤单。
或许正是因为里克尔想要告诉青年生命无尽的孤独,他将这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给了收信人,想要告诉他,他也曾有过相同的无奈,在这世界盛大的光华下,这些话全部都是属于自己的秘密。
而青年则给了如我们多数人一般的,对里尔克足够的崇拜“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我所见到的都是那个写情诗的里尔克,初次见平易近人而温柔和蔼的他,仿佛退净铅华走下了神坛。
我还应该向你说什么呢,我觉得一切都本其自然。克里尔仍是我心中那个酷酷的、深沉的德国诗人,而且他是那样的热切,又那样懂得人生的道理。
我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你,我是多么喜欢这本书,不论是将它摆在书架,翻开在书桌,或者放进书包,压在枕边,当我注视它,像是看见了良师,益友,哲人,圣贤,自然,世界,生命,幸福和爱。
我不曾背下过里克尔的诗,但当我读到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我知道,总不会错的。当你认识了他,你就对他深刻。仿佛水到渠成本该如此,里克尔自有他的魔力。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里尔克 《秋日》
这本书虽然叫《写给青年的信》但它不仅仅是写给青年诗人,
在这个繁杂的世界,我们都只是孤单的个体,在孤独中成长,才是成长的必经。
面对冗杂的尘俗,需要你独特的见解。
即使生活将你的棱角磨平,也要对生活怀有敬畏。
我们还有,诗与远方。
连他的逝去都仿佛是一种美,刺杀伟大诗人的凶手——玫瑰,玫瑰针刺感染
为此他写下了墓志铭
Rose, oh reiner Widers pruch, Lust, Niemandes Schlaf zu sein unter soviel Lidern.”
玫瑰,哦纯粹的矛盾,喜悦,能在众多眼睑下作着无人曾有的梦。
那么你呢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