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出行行业里的监督缺失与完善
常年在全国各地出差,每次走出机场或者车站时,难免会与出租车打交道。这些年一路见证了以前不可一世的出租车司机,现在在全国各地都被滴滴司机这个搅局者冲击的狼狈不堪。抛开车辆本身的硬件条件不说,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出租车司机的态度。相信时常乘坐出租的人都经历过:下雨天被拒载,高峰期被拒载,太远或太近被拒载。在陌生的城市被绕路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最为恶劣的经历是对出租车司机的服务和态度提出意见时,得到最牛逼的回复是:有本事你投诉我啊!不是没投诉过,但却从没得到过理想的处理结果,大部分时候都是不了了之。
反观近两年崛起的滴滴,神舟等出行服务平台,给人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从车辆配备的硬件,到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再到拿放行礼,空调温度等无一不让人称道。在与这些司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司机就是从以前的出租公司里跳槽过来的。我问他们,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平台,区别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们的回复是监督环节!以前跑出租车,累了可以休息一下,不想去的地方可以直接拒载,即便是被投诉,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整个行业都是这些,都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 ,也因此有侍无恐。虽然当时感觉自由,但在个人收和工作被尊重的程度上,却远不及现在。
二 快递行业的监督举措与成就
这种在因监督环节带来的巨大改变,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在顺丰速运实习的一件小事:某快递员有与客户客户沟通完快递事宜后,随手将手机放在桌上,与同事们聊天的过程中爆了句粗口,而不巧的是客户那边电话并没有挂断,以快递员骂人为由投诉了快递员,而最终的结果是快递员带着水果上门道歉,这事才算解决。回头想想,顺丰在业界的口碑,不正是在引入客户的监督与评价后,在一次次的监督反馈的落实中不断积累的吗?客户的监督评价,初期都会让从业者感到苛刻,但如果能坚持下去,最终带来的却是服务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对这种监督反馈良好的处理结果,也不断地积累着企业良好的声誉,继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尊重的双丰收。
三 成长路上的监督意义与期许
我们个人现在所处的位置,不一定能决定所在的平台和或者系统是否引入监督评价体系,但作为一个人体,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引入监督环节。对于写作,我本身还是有比较大的兴趣,这些年写点东西,也全凭感觉和兴趣,没有任何规律和系统可言。而当我决定加入007这个写作社群,就是期待着有这么一群人一直在一起写作,大家能相互监督,相互指导。一人个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当大家的方向相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同路人的监督与扶持,大家才能有更快提升,到达更远的远方。
更多的时候,监督的给人的感觉是在找罪受。因为监督的存在,我的处世不会再那么随性自由,总会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而这不正是我们走出舒适区的有效途径吗?那些让我不舒服的,也正是让我成长。同样在007这个平台上,在坚持写作这条路上,我想听到更多让我不舒服的话。写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评论和留言都是以鼓励为主,真正有建设性意见还不多。也希望各们看官和战友,能给出更多事实求是的不好听的意见,把监督的着眼点从数量上转移到质量上来,多监督写的好不好,而不是写的有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