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会对它产生依恋。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难免会有很多酸甜苦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大都让人留下深刻记忆,若干年后都始终铭记于心,挥之不去。
对江南人来说,楠竹山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就是一个有着无数故事,让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自他们的父辈,从一九五零年到这里安营扎寨,白手起家建设一个新的兵工厂开始,六十多年过去,楠竹山己逐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路宽阔笔直,高楼成片耸立,大小超市商店比比皆是,公园、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其总体格局,商业网点总量,人均购买力等等,在全市、全省小城镇建设中,它都应是毫不逊色的。
改革开放后,不少学子,打工者走出了楠竹山,他们或定居国外,或在国内其它城市异地安家,重新成为那里新的过客。但当他们因探亲、聚会、或出差等机会,再重回楠竹山这个地方时,对这里发生的变化,除喜形于色,感慨万千外,最让他们牵肠挂肚的,却仍然是那些早己斑驳掉色的旧风景,甚或老掉牙的故事......
有专家曾说,现在的时代,大多数人己享受到了物质幸福,而最渴望追求的,则是精神幸福。换句话说,即人在不愁吃穿,不愁钱花的前提下,更希望在精神层面上,去健康的享受生活的多姿多釆。其中,就包括对己经逝去历史的追忆和反思。
正是基于这种需要,笔者把楠竹山小镇上,曾经发生过的诸多故事和现象,逐一整理后展现在诸位面前。让我们用心灵,去细致的感受那曾经的美好,去满怀激情地迎接未来更美好的明天!
【壹】
铁丝网围住的村庄
小时候天真、好奇,见村子外面被铁丝网围住,心里就有些不安。得空便缠着大人问:妈妈,我们都犯错了吗?怎么把我们都关起来了。“犯什么错,天天吃饭、睡觉、干活,能犯什么错。”大人十分不解地回答。
“不信你看,村子外面有铁丝网。”孩子指着远处,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发现。大人抬头看了看,然后郑重地向孩子解释:“啊,那是防坏人的。因为我们厂是做枪做炮的,要保密。”大人这才正面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并顺口再三提醒:今后对不认识的陌生人,千万不能说厂里做枪做炮的事,不然,就真的会被抓去关起来。
自此以后,这种简单朴素的保密教育,就深深地印进每个兵工子弟的脑海里。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厂里的中心区还很小。被铁丝网围住的仅仅只有中苏、友好、团结、互助四个村子。后来又增添了独立、自由、富强、民主四个村。
在这个四方的围子里,只有东西两向分别有进出人员的大门。东边的出口,在现在的小学围墙至步步高超市之间,铁丝网下面就是一条较宽的防洪沟,有点类似于古城前的护城河。西面的出口则在爱国桥头,过河就是尚未被开发的农村用地。
村子的南面,是正在建设中的主厂区,每天人来车往,十分紧张。而村子的北面,即现在的防洪沟后面,则驻扎着专门负责工厂建设的省建四公司的一干人马。
在我的记忆中,进出家属区的东西口子都有持枪的门卫守着,职工凭工作证,家属凭家属证,而学生则凭学校发的布质校徽出入。校徽就象现在的校牌一样,一律要求用别针别在左胸前的衣服上。
那些外人,如卖菜的农民,来厂探亲的亲朋好友,则必须有人到门卫来引领,他们才被准许进入家属区。
那时,工厂是湘潭市内为数不多的中央直管企业,对外名称最初叫湖南湘潭缝纫机厂,后又改名叫湖南汽轮机厂。这些厂名都直接跟工厂当时生产的主导民品有关。后随着这些民品下马,工厂才最后定名为江南机器厂。
这些都是对外称呼的第二厂名,但在军工系统内部,则一直被称为二八二厂,番号一直未变。但因是传承汉阳兵工厂的军工企业,故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长期以来都是很神秘的。其对外招工的条件均十分苛刻,特别是政审方面更是十分严格。
工厂多年来对内部职工的教育也再三强调,少与社会上的人员来往。如确有需要联系的,也只限于就事论事,决不能谈及任何关于工厂的产品、规划等事宜。
家属区被铁丝网围住,虽然对工厂的安全、保密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因工厂本来身处农村,周边又都是世代居于此地的农民,客观上也给工农关系、城乡交流、人员来往、货物进出、自由买卖等带来诸多不便。
后在原五机部领导的直接干预下,江南厂才在五十年代末,断然拆除了这道铁丝网,让家属区又回归于可以自由出入的自然状态中。
这道禁锢一解除,原来封闭多年,与世隔绝多年的江南厂,也由此迎来了一个个新的机遇。由政府投资建立的各类商业网点,也如雨后春笋,纷纷顺势而上。厂里的数千居民,再也不用为买不到柴米油盐醬醋茶等生活必需品,而去四处奔波,伤透脑筋了。
【贰】
楠竹山的老街
楠竹山的老街到底在哪里,很多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大都不知道。在他们的印象里,只晓得罗金塘村里面有条老街,可以勾起儿吋的记忆。
其实,楠竹山真正的老街不在罗金塘村,而在工厂西大门的云湖河(又称新桥河)的新桥古树边。据说,类似新桥这样的石桥,在云湖河上一共有五座,而且是一模一样的。一座在河的上游,即灵官庙附近,一座在银田寺;一座在楠竹山;而另两座则在河的下游,即通湖桥附近。当年,这条河水还很深,河水也很清澈,河上能行船。其下游可直抵湘江,是当时楠竹山及上游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
楠竹山的老街为什么会建在这里,这其中的来历,便可带出很多历史故事了。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楠竹山及其周边地区,便被发现地下蕴藏了丰富的煤矿资源,且储量丰富,煤质优良。为此,一些有识之士便在此地集资筹建了中湘、云湖两个煤矿。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东北及北方各省相继沦陷,北煤不能南下,而国统区则燃料四处告急。
在此情况下,由湖南省建设厅出面干预,一九三八年二月,先是在湘潭市新桥设立“云湖煤矿工程处”,共划定楠竹山在内的九个矿区,合计总面积达5211公顷。一九三九年九月,国民政府资委会,又在湘设立了矿务局。经资源整合后,湖湘煤矿才正式成立。
国难当头之际,为全力支援抗战,湖湘煤矿鼎盛时,员工总人数曾高达二千余人,月产煤千吨以上,大大缓解了国统区的燃煤需求。
那时,楠竹山地区曾开掘了好几个矿洞,其中一个就在现在的消防队山坎边。由这里直通云湖河边,矿里修了一条简易铁路,每天矿洞里挖出的煤(也含其它矿洞出产的煤),都通过这条铁路,用窑车将煤送到河边码头,再由挑夫装船运抵湘江后散发到各地。
尽管湖湘煤矿储量丰富,煤质优良,但因地下有两条暗河,且水量很大,难于进行规模性开采,故湖湘煤矿一直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后因日本鬼子进犯长沙,妄图打通南进通道,特别是一九四八年的一场大水,淹没了该地的好几个矿洞,最后致使湖湘煤矿被迫停产。
正是因为有了湖湘煤矿的多年经营,西门石桥古树边才形成了商贾集中之地。据老人回忆,当时这里开有粉房、肉铺、南杂店、饭铺等十多家各类店铺,俨然成为辐射周边十多里地的主要商业重地。
直至解放后,一九五零年以苑爱农为厂长的新新公司前来接管,并在火把冲(现三分厂)组建手榴弹厂。随后,柳州的三十兵工厂又迁来此地,重新组建新的二八二厂,西门边的老街才日渐衰落。
罗金塘的老街,大约从一九五三年前后才有了雏形。先是一户姓刘的在街东边的上坡处开设了一家照像馆,而后又有姓伍的人家,在罗金塘街口处开设了南杂店。之后,供销社,屠宰场,牙科诊所等商家才逐步进入,渐成繁荣之势。毕竟这里紧靠工厂的家属区,人员进入十分方便,因而倍受广大顾客的青睐。
【叁】
湖北风味小吃--面窝
中国的食品文化源远流长,各地的民众,根据本地的物产特点,加上自己的品尝摸索,逐步研制出了成百上千种各具风味特色的小吃食品,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口味食客们的饮食需求,也间接推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
在楠竹山这个小地方,最能勾起食客们馋涎欲滴的早餐食品,当之无愧的应首推湖北风味小吃--面窝。(湘潭、长沙叫葱油粑粑)哪怕外出打工多年,甚或己定居在异地的江南人,只要一听到,或一看到这种小吃,缠绵于心的浓浓乡情,便会不知不觉地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在楠竹山地区,最先炸面窝的发起人吕婆婆家的长子吕源松,并专程登门和他进行了长谈。
吕家是一九五三年底从湖北汉阳过来的老兵工,当时他家人口较多,连他在內一共有七姊妹,除父亲一人在厂里上班外,其他人都暂无工作。母亲更因腿脚有残疾,基本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大小九口人要吃要喝要上学,其日子过得艰难可想而知。在生活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吕婆婆想到了湖北风味小吃--面窝。
这种小吃,她曾在汉口的邻居朱家吃过,也看过她家实际操作,至今仍留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她想,现在厂里的职工日渐增多,如果能由自己家里率先推出这种风味小吃,相信其销路一定会很好。因为当时的楠竹山,早点除包子、馒头、部分面食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食品。
这种大胆的想法得到全家认同后,很快便进入到实际准备和运作中。
面窝的制作按原配方要求,是由事先泡好的蚕豆,经去皮处理后,再和隔夜的剩饭混合在一起磨浆,然后加适量盐和香葱搅匀,这就变成待用的米浆。
清早出摊后,把油锅加至七成热,再用特制的漏勺,将其一个个炸成型至焦黄即可。
这种小吃,中间一圈薄薄的焦边,外面一大圈鼓型的外圈,看上去个个外焦内嫩,且松软绵滑极易入口。过早的食客,先买上或老或嫩(可由顾客自选)的两三个面窝,再配上一碗甜酒冲蛋,或要上一碗米粉,那种且咸且甜且香味浓郁的感觉真是爽呆了。
用蚕豆磨浆,虽然口感较好,既松又泡又沙,但因去皮工序太麻烦,误工又误时,家里的孩子们大都不愿干。无奈之下,吕婆婆又尝试着用大籽黄豆泡发后磨浆。试验的结果,面窝的味道、内外型外观基本未变。于是,楠竹山以后炸出的面窝,基本上就都是按此配方加工而成,食客们也都渐渐接受了这种改革。
吕家推出这一风味小吃后,很快便蠃得了大家的喜爱,趋之者若鹜。当时还末上班的吕源松,清早先要送一篮到单身宿舍,(当年的单身宿舍在楠竹山村)如谁有零钱可付现款,三百元一个。(当时用的纸币,一百元即现在的一分钱)如暂无零钱的也可先赊账,到发工资后一并付款。
炸面窝虽是小本生意,但却极大的缓解了吕家的生活困难。采访中老吕还开玩笑地说,因自己长期在外卖货,口袋里也多少留有部分零用钱。他见当时骑自行车时髦,便用这些零用钱去罗金塘街上租车学习,并很快掌握了骑车的技巧。待一九五六年进厂当了工人后,他便成为当时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湖北小吃--面窝,在吕家没有做后,又几经易手传承至今,直到现在仍旧是楠竹山小镇上的特色小吃之一。不少老人虽依然好这一口,但每一提起当年吕家的面窝,却仍旧津津乐道,总觉得现在的面窝还是少了那么一丁点味道。但是要和湘潭、长沙的葱油粑粑比,那还是本地的面窝正宗多了。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一个师傅一头胡,有人成功有人哭。不是师傅不教你,一心二用总是输。”要真想一种好的食品,或好的技艺真正流传下去,还真得一招一式细细琢磨后,方能最终蠃得顾客的由衷称赞。
【肆】
红绸腰篮的故事
腰篮子,是一种用藤、竹、柳条等编的盛东西用的器具,上面有提梁,中部呈腰圆型,故俗称腰篮子。这里提到的腰篮子,是当时楠竹山一些职工家属家中常备的生活用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头几年,因职工逐年增多,偏偏食堂又暂未建好,故单身职工只能在临时搭建的简易食堂内就餐。那简易食堂的厨房,就建在原来的蔬菜店处(现在的楠竹山商业广场东面),就餐的饭堂则在对面的老照像馆前坪,是用竹子、芦苇等围起来的棚子,里面仅有十来张简易桌、凳,另有洗碗筷的水池,一切均显得十分简陋。
因当时吃饭不要钱(饭钱含在菜金里),菜却是大锅熬制,没有什么特色,故新来的年轻人大都叫苦不迭,每天吃不完的剩饭剩莱,丢得到处都是。
正是这种特殊的情况,给那些家庭人口多,生活较为困难的职工家属创造了做小本生意的机会。
先是有人从家里带来油炸荷包蛋、卤蛋叫卖,其利润颇为不菲(当时一千元旧币可买五个生鸡蛋,熟的则可卖到五百元一个),随后,一些家属便群起仿效。什么各家拿手的家常菜,包括鸡、鸭、魚、肉等荤菜也渐次登场,只要炒出的菜能满足单身职工的味口。
但菜品、式样虽不同,大家却不约而同的遵循了一个价格标准,即每份莱不论荤素,均不得超过一毛钱(此处指新币,合旧币为一千元)。因为只有这种价格,单身职工才消费得起。
就这样,每到中、晚餐时刻,简易食堂附近,就自发形成了较为热闹的一毛街。而其中的一则“嫂为媒”的故事,若干年后,还被老住户中的老头老太太们津津乐道。
当年,一毛街上有位大嫂姓M,她常常提着一个系着红绸的腰篮来赶场。她的篮中只有两碗精加工的菜肴,份量不太多,大约每碗只能卖十来份。但吃过的人都赞赏有加,说是看有看相,吃有吃相,故每次她一来,两碗菜便会很快抢售一空,甚至连汤都不剩一滴。
有位姓N的小伙,是M嫂摊前的常客。每到饭点,他都会端着一大茶缸饭蹲在路边等,无论M嫂来得早晚,他非得买到她炒的莱,小伙子才会狼吞虎咽地开餐。一来二去,两人便十分熟悉了,相互间的话也多了起来。
某一天,小伙子又在路边等她的菜。快到饭点后,见对面提着红绸腰篮子的不是M嫂,而是一位苗条俊俏的姑娘,他便有些犹豫,不敢上前搭讪。
倒是那位姑娘大方,走到他跟前后,先是轻声喊了声N哥,然后才告诉他,她嫂子今天买了两个猪头,正在家里忙乎,只能由她前来卖菜。并顺便帮嫂子带话,请N哥明天星期天到家里去喝猪骨头炖藕汤。
N小伙一听,知道是M嫂看中了自己,想把她的姑子介绍给他,心里便十分感激。
第二天,经过收拾打扮的N小伙,精神焕发地赶到了M嫂家。因两位年轻人昨天己经见了面,相互都默许了对方,故等大嫂把窗户纸一捅破,两人也就顺水推舟,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从此,一毛街上又多了一个常来帮忙的N小伙,到M嫂摊前买菜吃的年轻小伙更多了。
【伍】
到合作社去
“到合作社去”,是楠竹山厂里人常说的一句常用语。意为“我到商店去”,或“我到超市去”。但为什么会把商店或超市称为合作社,这里面就有一段历史典故了。
从一九五二年起,二八二厂正式在楠竹山扎根建厂后,随着职工、家属的日益增多,人人需要的日用生活用品的供应,便成了迫在眉睫急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连长途汽车班车都暂时未通的情况下,要想各地来的工人、家属,能在这个封闭的山区安心生产,献身军工,似乎有一定难度。
而新桥老街、罗金塘虽有一些零星商铺,平时救救急还可以,但真要成为大家长期购物的首选,大家的心里又难免不甘。那些私人店子,其价格、质量、及服务态度,哪一项都叫人难以放心。而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过去吃亏吃怕了,心里难免还有余悸。
了解到大家的顾虑后,为尽快安定人心,厂领导决定优先、妥善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经过认真协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工厂办商店可以出物力,也可以出人力,但资金必须由职工自己筹措解决。因为国家目前正处于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生产、建设资金尚且十分紧张,再要工厂出钱办商店,就会破了财务规矩,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特别是公和私搅在一起,今后难免会出问题。
道理和众人讲清后,职工代表一致同意以个人入股的方式来办店,其店名就叫职工合作社,这便是楠竹山当年最早,货物品种最多最全的一家正规商店。
合作社最早的位置,是在楠竹山村老粮店的旧址上。这里离厂单身宿舍(楠竹山村內),厂部(八字朝门、乐园)、学校(现消防队院内)的距离基本相等。虽然要上一个陡坡,但它的位置较高,前面视野开阔,旁边又有饮食摊点,故给顾客确实能带来不少方便。
合作社成立后,由工厂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售货员则从新进厂年轻人中挑选。跟这些人事先交底,个人隶属关系不变,只是工作岗位不同,希望大家能安心从事合作社的一应服务工作。
后一九五五年,全国搞公私合营,因合作社不属私人性质,故未列进统筹改造之列。
自工厂厂区、家属区向现在的中心区转移后,职工合作社也搬至现在的步步高超市处,成为楠竹山居民常去光顾的重要购物场所。直至六十年代初,楠竹山被划归湘潭市管理,并在此建立楠竹山镇后,合作社才隶属市商业局,开始了它新的征程。
九十年代后,江南百货商店又在原址上,投入巨资将其改造成七层楼的江南百货大楼,以适应本地居民越来越高的购物需求。在它即将落成开业之际,《江南报》曾以“天上掉下个林妺妹”为题,全面对其介绍和赞扬。
职工合作社在存在的那段时间里,其购物制度和股份分配制度均十分公平透明,一些紧俏商品,统一采取按单位统一分配发票购买,避免了不必要的拥挤和抢购。
交给市商业局管理前,对股份清退,股份分红,员工归属及其资产还原等诸多问题,均作了细致周到的处理,未留下让职工不满意的遗留问题。
时代虽然在不断进步,但“到合作社去”这一颇具历史特色的常用语,每一被提及,仍能勾起楠竹山的每一个当年亲历过的居民,那无尽的遐思和美好记忆。
【陆】
楠竹山一绝--糖油粑粑
楠竹山人早点除喜欢吃面窝外,还有一种油炸的,带甜味的小吃倍受食客们欢迎,这就是糖油粑粑。
据部分老人回忆,最先把糖油粑粑带到楠竹山的人姓韩,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独自挑着担闯进这个偏僻小镇的。
每天清早,这位韩师傅便会挑着一对箱柜,悠哉悠哉地从清风村方向走来。他个子较为矮小,年龄大约在五十岁上下。那付担子少说也有六十多斤,因而在行走中,略为有些吃力。
在小学西边的马路边,他将担子卸下后,便会很麻利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支好炉灶,架好油锅,倒上清亮的茶油,然后将块状的红糖弄断后一块块丢进油锅里。
在等糖块熔化的过程中,他会把头天准备好的湿糯米粉,捏成一个个比核桃稍大的粉团。待红糖块在油锅里全部化开后,一个个粉团就开始丢进锅里。这时,他会手拿薄薄的平底铲,不停地来回在锅里翻动。
先是将糯米团一个个按成扁平的圆饼,然后再逐个逐个将其翻转,直至一个个炸成金黄。待糖油粑粑全部浮上油锅表面,这一锅糖油粑粑便可以出锅了。
早己在摊边等得焦急的食客,待拿到自己的那一份时,那份欣喜、满足的笑容,真是难以言表。
滚烫的糖油粑粑,表面象结了一层壳,咬在口里又脆又香又甜,里面的糯米粉又软又滑,但又一点都不沾牙。如果再能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米粉,那种且甜且咸且酸辣的味道,才最能让人爽透心扉。
因这付挑担炸的糖油粑粑每天数量有限,且销售一直较好,又最能为女性和孩子们解馋,故那些想吃这一口食品的必须赶早,晚了则有可能空手而归。
后来,这位姓韩的老板因故没有再来。本以为这种食品会从楠竹山消失,谁知,原江南饭店的一位王师傅,竟把糖油粑粑和面窝两种小吃的绝招都瞟学到手,在店前的墙边支起了两口大油锅,每天清早就卖起了这两种特色小吃。因他基本保持了这两种小吃的原汁原味,故从各个村子赶来的食客,每天都络绎不绝。
至目前为止,新的传承人又接过了老师傅们的衣缽,在中心区的金三角地带,又连续经营了数年,其每天的销量,一直高居于全镇各种小吃之首,成为楠竹山镇名符其实的特色风味小吃,并不断吸引着来自省内省外的四方宾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