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昨天,听到顾衡老师在回答网友问题时,说到这句话,瞬间,有种被击中的感觉。
是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这段日子,我坚持在简书上面做记录,或多或少,有时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字,有时又对自己写的东西不满意。于是,会选择在第二天先修改前一天晚上写的文章,再草草写上一篇新的。这样做了几天后,竟然有种当日写文章是在打草稿的即视感。
翻看了一下前面文章“流水”:从5月7日开始一直到5月24日,这中间一共有18天。其中,5月21日和5月23日这两天没有更新,说到底,也在一念之间。或许,就是当日没有把“写文章”这件事情在心里“置顶”,觉得少写一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到了临睡前,觉得时间来不及了,索性就不写了。
这样看来,“写”或者“不写”,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当天决定要写,那么排除万难,也会完成。当天只要脑海中闪过了不写的念头,那么睡觉前就指不定在心里不断打“退堂鼓”了。再说了,在平常的日子里,也不存在什么“万难”的时刻。
就像今天,我是有感而发的。午休前,就主动点开简书,开始做记录。虽然写的字数不多,但总归是真情流露,实实在在的感受。偶尔,也会在意一下自己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如果不是提交到“007·不出局”平台,要求组内成员互评的作业,浏览量寥寥无几。
可是,那又怎样呢?
用顾衡老师的话说就是“有一个观众,我就表演;一个都没有,我就排练。重要的是,坚持下去”。
我自己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已经开始了,就别瞻前顾后。写-写-写,坚持写下去,才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