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旧年看到新年的书。在阅读过程中,我对故事中人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是不错的阅读体验——
最开始只觉得男主人公哈罗德过于理想主义,甚至有些孩子气,觉得他徒步去看望因病重生命垂危的朋友奎妮的决定太轻率,毕竟这样的举动既不能弥合他与妻子莫琳之间的隔阂,也不能对奎妮的肿瘤医治起到实际性作用——还不如和莫琳好好聊聊,还不如快点赶去见奎妮的最后一面。
而跟随着哈罗德走过那些路,和他一起见到了初夏时节路上的各色风景,充满生机的景象也让人心生希望;也和他一起遇到怀揣着各自的无奈与疼痛努力生活着的各种各样的人,冲动离家追随哈罗德的年轻男孩,带着孩子骑行的女人,等着再也不会回家的男朋友的女孩,肿瘤医生等,于短暂交谈接触中窥见他们的等待,伤痕,绝望与坚韧,和他一起明白个人的平凡与孤单,也明白因为和这么多的人共担这一份平凡,好像又没那么孤单。
更难得的,是哈罗德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接近自己的内心,坦诚自己的怯懦,直面过去的许多经历——作为父亲却和儿子日渐疏离,作为丈夫却与妻子话语渐少,在自己的家里如同陌生人,在啤酒厂的工作循规蹈矩,这一生,实在过于平淡,没有留下有意义的痕迹。这样看来,我开始有些理解他的决定,他确实需要做些什么,他不是医生,不善言辞,那么走出去,即是改变的开始。而莫琳,在哈罗德离开家之后,开始回忆起她和哈罗德甜蜜而富有戏剧性的相识,开始理解哈罗德作为父亲面对戴维的小心和不安,开始换个角度思考哈罗德对快要溺水的儿子视而不救的场景——他是害怕的,害怕自己努力了也救不回孩子;他也是想要去救的——作为父亲,他当然深爱自己的孩子啊。莫琳也慢慢由对哈罗德不理解,转为思念,到最后在哈罗德快要放弃时能主动支持他,这是他们的关系改善的开始,毕竟,他们之间不是没有爱了,只是失去戴维的伤痛太大,让他们一时忘了对彼此的重要性。
对于奎妮,在第一部里出现不多,只觉得是个温暖的朋友,在哈罗德安静得如同隐形人的生活里的一抹亮色。而女生的直觉多么准,第二部一开始,我就知道,她对哈罗德的感情,不只是友谊,虽然她努力隐藏着,也试图站在合理的位置合理化这一份安全感,但是爱一个人如何藏得住,如何忍住不想要更多?
对奎妮,能够理解,也有心疼,但还是不太能接受。莫琳和戴维都知道了她对哈罗德的感情,对于这个家庭,终究是伤害。
第一部是哈罗德的行动,第二部是奎妮的自白,愿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得到了救赎与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