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客观人性(客观心理)的理解:
1 对人性的理解,了解人的特性和本质,对客观心理的认知越高,主观的心理才能更自由自主。
1.1 哲学家是研究人的本质
1.2 社会学家是研究人的社会层面的特性,例如宗教信仰、家庭角色 、民族精神以及文化人类学等。马克思对“人”的定义: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社会性及人与社会的联接。
1.3 心理学家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普遍的规律性、心理现象的共性。任何心理治疗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精神分析、存在—人本主义、行为学派等。
1.3.1 行为主义:从外界环境的影响来理解人性。
1.3.2 人本主义:从价值、尊严、理性等方面来理解人性。
1.4 整合的倾向性:尽可能对人性的全面的理解
1.4.1 专业词汇普通化,变成大白话
1.4.2 简单问题复杂化
1.4.3 一般问题抽象化
2 人际人性:人的绝大部分的情绪(烦恼、快乐、悲伤、愉快)都来自人际关系。
2.1 偏好正性刺激
2.1.1 拍马屁现象、闻过则喜现象
2.1.2 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不喜欢批评。
2.1.2.1 人通常更易关注别人的缺点,通常一看一个准
2.1.2.2 情绪是一种生产力
2.1.2.3 原因可能来自中国人的传统:“批评与自我批评”
2.1.2.4 这个特点是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基础:积极的关注,对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关注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就能帮助来访者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2.1.3 人际不等式:赞扬者所付出的<被赞扬者所得到的
2.1.3.1 小故事:银行里的金发老人,仅仅一句赞美,使老人从忧愁转变为积极。
2.1.3.2 说明赞扬者所付出的远远大于被赞扬者所得到的。真诚真实赞扬的一句话,对方所获得的精神享受不可估量。
2.1.4 作用:集体气氛、夫妻关系、儿童教育、领导艺术等
2.1.4.1 夫妻亲密关系的法定三定律:(主观+主动)
2.1.4.1.1 对配偶表示感谢(积极的关注)
2.1.4.1.2 对配偶表示欣赏(积极的关注)
2.1.4.1.3 重复以上的两点,再加一些幽默。
2.1.4.2 消除不良行为法:适用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
2.1.4.2.1 惩罚消除法
2.1.4.2.2 奖励加强法
2.1.4.3 赏识教育:
2.1.4.3.1 关注孩子的成绩,得了90分,应先关注90分的内容,再关注10分的改进,而不是先关注为什么会少了10分。
2.1.4.3.2 父母内心真实地信任所体现出的非语言性的认可,会对孩子的教育和激励产生深远影响。
2.1.4.3.3 关注真实的优点,而非虚伪的,适当地加入技巧性的真诚的表扬
2.1.5 两个原则:真诚,被在意(对方在意的)
2.2 自我性
2.2.1 思维和行为的目的指向自我。
2.2.1.1 传统教育的影响:先人后已,大公无私
2.2.1.2 客观现象的存在:所有本能的思维和行为均以自我为目的。
2.2.1.3 民族主义/集体主义:均是自我性的外延。例如中国与别国的竞赛。我们希望自己的国家获胜,也是一种自我性的表现。
2.2.1.4 承认和接纳人的自我性,再进行主观层面的管理。
2.2.1.5 人的高尚与卑劣是同时存在的。
2.2.2 利益相关时会本能地为自己考虑多一些:竞争提升、奖金、分房等
2.2.2.1 为自己考虑并非善恶的区分点。善恶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标签。
2.2.2.2 把社会提倡的美认定为善,把社会不提倡的、较为低端现象或行为的称为恶。
2.2.3 对人际往来利益判断的失真:关注自己付出的会多过关注自己得到的。
不等式: 实际付出<感觉付出: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很多
实际得到>感觉得到:总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
故事:借两元不还---返借一元---其实上次借了别人三元----原来还欠人一元
引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客观心态:不忍,又不舍
主观心态转换:吃亏换名声
2.2.4 嫉妒心:正常的客观的心态
案例: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比领导优秀的话,还不如自己回家买双小鞋天天穿在脚上。因为领导肯定会产生嫉妒心,而这种心态是客观人性的体现。
2.2.5 幸灾乐祸性:传谣、八卦,都是客观人性
2.3 寻求归属性:马斯洛需求原理的第三层
2.3.1 远离孤独,归属于某个社会团体,拥有一定的社会人际网络
2.3.1.1 人的归属性是一个社会支持系统。
2.3.1.2 例如:富士康员工自杀,成立老乡会帮助建立归属感
2.3.1.3 例如有钱有势有背景,都是归属于某个团体和拥有一定的人际网络。
2.3.2 自我力量的加强:
2.3.2.1 好的归属感会加强个人内心的力量。
2.3.2.2 外在力量(例如家庭、社会以及归属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内在力量。
2.3.2.3 注意加强归属感与拉帮结派的区别。
2.3.3 希望情感被共享:
2.3.3.1 同甘共苦:幸福加倍,悲伤减半
2.3.4 相伴性:产生安全感
2.4 情绪的人际转移性
2.4.1 人都有将自己的情绪转移给他人的特性
2.4.1.1 话题:人类的文明是以牺牲一些人性的压抑为代价的,所以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最大不同便在于此。
2.4.1.2 卡耐基:谁也不会去踢路上的一只死狗。情绪转移的对象必须是有情绪的,可以被转移的。
2.4.2 对负性情绪的转移予以理解 :
2.4.2.1 被伤害时:所谓感觉受伤害,其实是拿别人的不幸和缺点以及错误来惩罚自己。
2.4.2.2 亲人之间: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排解治愈负面情绪的地方。
2.4.2.2.1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爱和关心的地方
2.4.2.2.2 如果家里不能进行情绪的排解,就会向外寻求排解,尤其是寻求异性效果更佳。
2.4.2.2.3 结论:在家里,要给亲人一些表达负面情绪的机会。
2.4.3 对正性情绪的转移予以利用:
2.4.3.1 在对方心情好的时候进行求爱会获得成功。
2.4.3.2 老板心情好时候申请加薪会获得成功。
2.4.3.3 酒桌上的公关:酒喝得开心,合同签字也快。
2.5 他人的尊重性: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四层
2.5.1 人的显示欲:
2.5.1.1 调整方法:关注被冷落者、消除嫉妒心、调节他人行为
2.5.1.2 《管理你的上司》:想成为很好的交际伙伴,不可占有所有的显示机会,要给别人显示的机会,尤其是你的领导。
2.5.1.3 积极关注他人的显示欲,满足他人的显示欲是调节他人行为的有效手段。
2.5.2 在意他人评价:
2.5.2.1 体现:在意面子与丢面子、希望被积极关注
2.5.2.2 俗语: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2.5.2.3 中国人的文化是面子文化。
2.5.2.4 羞耻感:完全没有羞耻感的人无可救药。但是过于在意他人评价的人,容易焦虑。
2.5.3 社会角色 :地位、权力、信仰
2.5.3.1 东西方的无欲无求差异:东方人的道德信仰是以羞耻感作为基础的,而西方人的道德信仰是以负罪感为基础的。
2.5.3.2 案例:二战后德国和日本两国对二战结果的接收程度不同可见一斑。德国总理向人民下跪道歉,认为此举可以消除罪恶感。而日本的首相却不可能做得到,日本文化认为下跪是羞耻的事情。这就是社会文化的差异。
2.5.3.3 人是生物体和社会性的共同存在,“以死证清白”的事件就是牺牲人的生物体以成全人的社会性。
2.6 个别性
2.6.1 个性上的独特性:魅力所在、能力所在、学会与独特性相处
2.6.1.1 魅力所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性,个性即魅力。
2.6.1.2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给个性的空间保留更大,社会进步的空间就越大。
2.6.1.3 能力所在:每个人的能力都来自于个性特征。
2.6.1.4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两种人:
2.6.1.4.1 工具型人:这是共性化教育的产物 ,是社会安定与稳定的因素。
2.6.1.4.2 创造与开拓型人:这是个性化教育的产物,这类人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2.6.1.4.3 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培养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当作怪物来培养。
2.6.2 情感上与归属性相对的独立性: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上的静土、有自己的隐私、独自的机会
2.6.2.1 归属感VS 独立/隐私的空间(时间)
2.6.2.2 亲密无间VS 小别胜新婚
2.6.2.3 人与人之间需要边界,不然会就会造成更多的巨婴、妈宝。这种情况,必须尽快促进分化,加强边界感。
2.6.2.4 直升机式的妈妈:在孩子头上不停地盘旋。处理方法: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单独的房间或上锁的柜子。
2.6.2.5 “都是为了你”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进行剥离。
2.6.2.6 过分的爱比过分的恨还要令人感到压力巨大。恨可以躲,爱却无处可躲。
2.6.2.7 对爱的处理,要像手中沙,不能握紧,只能捧着,不然只会失去更多。
2.6.2.8 人性中越不能满足的欲望越膨胀。
2.6.2.9 没有隐私的人是有神经症的病人。
2.6.3 人际之间的距离感:每个人都需要能让自己独处的空间与时间。
2.7 两性相吸性:人性的原动力
2.7.1 三种不恰当的态度:
2.7.1.1 看到他人的两性相吸现象时感到不愉快:
2.7.1.1.1 感觉他人的性魅力比自己强,
2.7.1.1.2 男女授受不亲的想法是违反人性的。
2.7.1.2 不能接纳自己对其他异性的渴望
2.7.1.2.1 两性相吸性是天经地义的人性。但也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从朋友到知己到爱人。
2.7.1.2.2 早恋不是问题,导致家庭和社会的冲突才是问题。这是中国的文化问题。
2.7.1.2.3 早恋处理方法:两性相吸到成熟两性关系之间的时间大约为十年,这十年的时间可其他相处方式进行缓冲,例如变相的、相对的、间接的相处,参加集体活动、成为学习伙伴。
2.7.1.2.4 如果压抑青春期的孩子不与异性相处,反而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2.7.1.2.5 同性恋也是一种相吸性,为了满足性冲动,是社会多元化文化的产物,是病也不是病,也有治愈的就去,与其抵触,不如包容。因为丁克和同性恋对于社会/人类的繁衍不利。
2.7.1.2.6 回避自己喜欢/暗恋的人,只会使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
2.7.1.3 将与异性的一般接触夸大化
2.7.1.3.1 失恋多次的大学男生:把两性之意的一般交往夸大化,恋爱化
2.7.1.3.2 两性交往在中国被极端化,从亲密爱人到同事同学合作伙伴之间缺失过渡层----蓝颜/红颜知己。
2.7.2 作用
2.7.2.1 理解不良情绪
2.7.2.1.1 成功的两性相吸能缓解不良情绪,增加自信心
2.7.2.2 部分满足被压抑了的欲望
2.7.2.2.1 客观人性:自己爱很多人,却希望自己爱的人只爱自己一个人。所以用婚姻解决这个问题。
2.7.2.2.2 虽然婚姻本身是对人性的压抑,但一夫一妻制却是平衡了人性的需求。
2.7.2.3 调节人际氛围和个人行为
2.8 喜新厌旧性
2.8.1 得到后的失落感
2.8.1.1 典型的案例:陈世美。尽管如此,现实社会的陈世美仍然层出不穷。正如全球反贪一直反不完,正因人性本贪。
2.8.1.2 原理:人在追求一项新事物的过程中会放大对方的优点,美化缺点,得到后又会觉得不过如此。
2.8.1.3 故事:找不到真爱的青年画家,不停地换女友以寻求真爱,其实只是喜新厌旧寻找激情。
2.8.1.4 名言:“人生都是在相见恨晚的遗憾中度过的!”
2.8.2 情感的曲线(被遗弃的贤妻良母)
2.8.2.1 中国传统的婚姻的传宗接代、生育,甚至经济或政治等方面的功能,在现代社会逐渐衰退,因为婚姻与生殖、经济、爱、性渐渐脱节。
2.8.2.2 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机会使得亲密关系的稳定性下降。
2.8.2.3 男性的求多求强壮的播种本能,使得女性的生育本能成为求稳定求安全。
2.8.2.4 问题:现在的婚姻家庭靠什么维系?
2.8.2.5 固本培元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加强自己的内心力量,建立 多个愉快来源,例如多种兴趣与爱好。来源越多,生活越充实,人越有魅力。
2.8.2.6 容易受伤的女人,源于对他人的依赖性过大,失去自我。
2.8.2.7 林忆莲:爱有多销魂,就有多伤人
2.8.2.8 两性关系最稳定最安全的状态,是要带一些危机感,不能让对方有百分百的安全感。
2.8.2.9 了观客观性,主观进行管理
2.9 恋爱情感的变色性
2.9.1 夸大优缺点:
2.9.1.1 “爱”:对优点的夸大性—得到之前和失去之后
2.9.1.2 “厌”:对缺点的夸大性----得到之后和失去之前
2.9.2 情感无压抑无美感,越压抑越有美感
2.9.2.1 求多性+喜新厌旧 VS 对亲密关系的渴望 = 人性的平衡
2.9.2.2 稳固的婚姻关系三要素: 亲密、激情(生物性)、忠诚
2.9.2.2.1 浪漫之爱:亲密+激情
2.9.2.2.2 相伴之爱:亲密+忠诚
2.9.2.2.3 愚昧之爱:激情+忠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