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晨起,练了一套太极拳,告别老板,走国道“民小公路”从西宁周边路过 ,前往门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d532336a8203e2a1.jpg)
民小公路大部分地段很好,只是想不到国道也要收费。
路过超市购买一些东西,全国各省市县区的购物商场都是大同小异,里面货物也都齐全,人民生活的确是提高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6da2c044012dece4.jpg)
中午到达互助县,这是一个土族自治县,它与土家族毫无关系。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这个互助土族自治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ee868ca5fd3f71fd.jpg)
由于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在各部土族中又相互歧异,族源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大部分认为,成吉思汗大将格日利特率部留驻索卜滩(今互助县境内),不久病死,其部属留驻下来,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8ae46324d908c0fb.jpg)
如果不是路过这里,我还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民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ea8c4272f9b7b694.jpg)
在土族民俗文化园吃了些东西,稍作休息。中午的阳光照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嘴唇也开始爆皮,估计人已经黑了一圈。下午继续往门源前行。
到达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翻越著名的达板山。
达坂山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 。在青海高原的众多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c3b71161e1ca5981.jpg)
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低,气候凉温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地区。北侧宽阔的浩门河谷全部种植着小油菜,成为国内闻名的百里花海,南侧的大通县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
西张公路古为丝绸南路之“西平张掖道”自西汉以来,几易沧桑,几度兴废。新中国成立后,数经改建成为青海通往河西走廊,连接亚欧大路桥之国道线。
达坂山乃祁连山脉之一脉,山势陡峭 ,高耸入云,垭口海拔3940米。达坂山之路依山开凿,路线曲折,盘山越岭。达坂垭口延至阴坡三公里,冬春雪拥冰横,常遇雪崩冰坍,凶险难行 。民歌曰:“千难万险的鬼门关,难不过雪天里的达坂”。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8cec4589a9f16a27.jpg)
幸好我们是夏季穿越垭口,但到了海拔3900米时,已经是漫天飞雪、寒冷难耐。老俞也有点呼吸不畅,又只能集中精力开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ab4fd188125b9ae9.jpg)
在中铁十六局一处承建的青海省西宁至张掖公路的达坂山隧道口,有工作人员在做引导,我赶快抢拍了一张照片留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707ff06b36be9315.jpg)
达板山隧道工程项目创下五个之最,其建设工程科研成果推广到青藏铁路建设之中,收到良好效果。标志着我国修建高海拔隧道施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成为西部开发的一大壮举。
过隧道下山约20公里来到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6e73b8dc6603cc7a.jpg)
找了当地一家回民开的宾馆入住。老板蛮和气,他们家男人戴着一顶小白圆帽,女人就是一块黑纱把头围得严严实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031/9ac0e30f850b6e8a.jpg)
这里海拔三千,我穿着绒衣在院子里洗菜做饭都感觉自来水冷得浸骨头,老板帮我们开了热空调,室内才暖和起来。
老俞有点高反,喝了红景天早早入睡 ,希望没有大问题。今天可真是“一日四季”,这样折腾非常考验人的身体素质。期待着明天如期去看“百里油菜花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