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节奏与移情之美——读《谈美书简》第七章有感

节奏与移情之美——读《谈美书简》第七章有感

作者: 海风轻吹 | 来源:发表于2022-01-22 23:55 被阅读0次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第七章中从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內摹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理学的美感知识。读到此处,颇能产生共鸣。

      先生说,“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艺术家把应表现得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听众就从这音调节奏中体验或感染到那种思想和情趣,从而起同情共鸣。”文中还举了李白的《蜀道难》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从节奏感的角度赏析了李诗的突兀沉雄,起伏不平;韩诗的变化多姿,对比鲜明。

      提到节奏,不由想起小时候村里有人家盖房子下地基打夯时,总会有一个领唱的人站在中间,一帮壮劳力抬着一个大石碾子一起喊唱:“杭哟杭哟杭—”无论长音还是短音,都富有节奏感,而且特别有力量,那种热闹的劳动场面,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在给学生讲解古诗时,也经常会从节奏之美的角度进行赏析,尤其是在指导朗诵时,会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来表现诗歌内容和情感之美。但也有人为了突出感情,会刻意地用特别高昂的声音来表达一种冲击的力量,记得有一次去听课,一位老师激情洋溢,十多分钟的微课过程,声音犹如在呐喊,反而让人感觉不美,就是因为缺乏了节奏感,正如朱光潜先生的评价,“张而不弛,无不为也。”

      节奏之美不仅体现于声音,比如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在平稳叙述中也要有高潮之精彩,故事跌宕起伏才能引人入胜,文章起承转合才能风景凸显。

      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而我国诗词中有很多名句都显现出移情作用,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姜燮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诗词大家们常用的的一种艺术手法。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唯爱莲,郑板桥喜欢竹,林和靖喜欢梅,无不是把“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统一在了一起。

      移情作用常常带有无意的摹仿,如聚精会神看球赛,会不自觉地扬起胳膊想要投篮,专心致志地欣赏武术表演,也会时不时地想要比划两下,听别人唱歌到动情处,自然而然会跟着节奏哼唱几声,这些都是美感体验引起的摹仿运动。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即是如此吧。

相关文章

  • 节奏与移情之美——读《谈美书简》第七章有感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第七章中从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內摹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理学的美感知识。读到此处,颇能产...

  • 节奏、移情、与审美主客体的类型

    节奏、移情、与审美主客体的类型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从第七封信开始,才真正进入美学问题的探讨。前六封信聚焦的问...

  • 把人生活成艺术

    把人生活成艺术 ——《谈美书简》共读随笔009 如果说自然之美是鬼斧神工的话,那艺术之美就是巧夺天工。正是这夺天...

  • 读《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写的,它是作者对自己漫长的美学生涯的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

  • 读《谈美》|移情

    惠子是庄子的好老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抬杠。有一天,两个人在桥上耍。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

  • 读读书

    除夕一早,闲着,读读书。朱光潜《谈美书简》书简与简书有关吗?读读。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

  • 读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有感

    春节七日最大的收获是沉下心认真读完了朱光潜先生所著《谈美书简》一书,收获颇丰。这本书中所提及的“美学”适用于诸多文...

  • 朱光潜-谈美书简-有感

    《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

  • 《谈美》读书笔记之四 | 移情与美

    文 | 鱼爱吃猫 今天的笔记内容对应《谈美》的第四章。 与精神分析上的移情不同,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使用的移情一...

  • 谈美书简

    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节奏与移情之美——读《谈美书简》第七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op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