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教育它是一个共同体,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了这个目的,学校和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携手共育才能引领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01.
智智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这一学期明显的抵触上学。往常小测试,都在95分以上,而这次却考了73分,稳妥妥的第三名。
02.
对他首次注意,是一件大事件。智智、琦琦、成成三个孩子在玩乐,但是不知道三个人玩开心了,三个孩子打闹起来了。结果成成家长不乐意,非得说孩子被欺负了,非要告到学校要学校处理这件事。
但是在处理这些时间的时候,三个孩子还在打打闹闹,没有一点“被欺负”的痕迹,在这个时候注意到这个孩子了,看着很瘦小,但是却那么麻溜。
03.
智智是一个“药罐子”,每次返校拿着大瓶小罐的药放在前边。每次吃药,都要拿着一包又一包的药倒入水里,那么就快速的融化,他一饮而尽。
04.
这一学期,他有一点难管,从来不学习,上课跑神儿,摸索东西,下课发疯的乱跑。学习成绩及其差劲儿。考试竟然从优秀生转到后进生。
这令我很是吃惊,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一直以为是因为假期做手术耽误的学习,所以没有太在意,可以在后期来补补。
可是,事与愿违。在这两个月里边,每天都是发愣,非常麻溜的发愣,让干什么不干什么,非常抵触教学。
在此之前,孩子虽然有一点不牢固,但是还不至于差劲儿。
05.
那天急火攻心,把孩子的练习册撕掉。恰巧,那周把练习册带到家里,估计是奶奶看见了,就告知了他妈妈,她妈妈反过来问我,是什么原因?
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妈妈,因为需要孩子的发言,老师和孩子的口吻一致才是最好的。结果这个孩子很阳刚,就是不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妈妈没有办法,只要再来过来问问我。
06.
告知其原因,妈妈却道出了孩子变化的原因。妈妈现在在外,和爸爸在一个地方,把智智留在了爷爷奶奶的身边,以往的6.7年里,都有妈妈在身边,突然妈妈的远离,让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
他知道无法改变爸爸妈妈的行为,但是可以一味抵触这种行为,用抵触学习、用抵触的情绪来反对。
妈妈深知这一点,所以对孩子管理的格外严格。
07.
我突然明白其中的原因了,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出现这种情绪。他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此之后,我面对他的“抵触”,我可以放平心态了,因为可以深深的理解这个孩子,那么作为老师,用“爱”来关护他吧。
08.
家智,这周表现好的话,我可以让你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我已经不想我妈妈了。”“我们后天就要回家了,我不想打。”听着孩子这样的话语,心里格外的难受。
这个下课阳光淘气的男孩子,竟然也出现了这种低落的情绪。
09.
“智智,你把这道题写完,老师奖励你一颗糖。”很高兴的完成了作业。
“智智,能不能帮老师擦一下这个桌子,老师实在拿不下了。”他好像有点触动,虽然不想干,但是确实也动了起来。
智智这一个孩子,老师真正把他的变化看在眼里。
妈妈对老师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格外的支持,这样的家校关系,很美。家长不偏袒,老师也愿意为孩子进行改变。
面对智智这个孩子,我会用心去改变。我始终相信:如果被正确教育,每个孩子都可以灿烂如花!
智智也可以转变他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