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阳气最盛的日子,这一天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半夏。
【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属的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在《礼记·月令》中记载半夏这个名字的由来:“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古人将夏天分成孟夏、仲夏和季夏,五月正值仲夏,夏天刚过去一半,于是就有了“半夏”这个美丽的名字。
(摄于浙南云谷)
但实际上,半夏并非在五月才开始生长。在南方,二月份就可以看到半夏苗从地里抽出来。在宋代的《图经本草》中记载:“半夏,二月生苗……五月、八月内采根。”
到了五月份,气温升到30℃以上的时候,半夏就慢慢的枯萎了。所以我一直怀疑,在《礼记》中记载的半夏,是不是并非现在所说的半夏。
但是,《吴普本草》《图经本草》记载的半夏当和现代的植物半夏一致无误的。《吴普本草》曰:“半夏,生微丘或生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花圆上。”
半夏的生长过程中,叶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形,一开始只是一片心形的椭圆小叶,后来渐渐长出两只耳朵,最后完全的裂开,变成了三片狭长叶子。
(摄于浙南云谷)
上图,就是我在单位的花盆里拍到的半夏不同时期的三张照片。
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关于半夏的记载:“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半夏,茎三叶,诸书无异同”。
其实是作者吴其浚搞错了,以为它有长叶和圆叶两种,实际上只是半夏不同的生长时期而已。
(摄于浙南云谷)
半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叶片的基部有一个直径3-5毫米的珠芽,这个珠芽成熟后落在地上就会又长出一株半夏来。
(摄于浙南云谷)
如果你观察仔细的话,会发现半夏叶柄的基部也会长珠芽。而在它的须根上还会长出圆形的块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半夏的生命力是非常的顽强的,每年落在地上的珠芽和埋在地下的块茎,到了来年春天,又会开始抽芽,生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到4、5月份,半夏会慢慢长出佛焰苞,这是天南星科植物的特点,就是它的花序会有一片特别大的总苞片包着,就像佛焰一样,所以又称为佛焰苞。而它的花序上端的肉质附属器,经常呈"S“形,就像蝎子的尾巴一样。
半夏埋在地下的圆形块茎,就是中药半夏的药用部位。早在汉代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而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收载了半夏,列为下品。
因为半夏是天南星科的植物,有一定的毒性。在《武威汉代医简》的治久咳上气汤中记载:“半夏毋父且,泊水斗六升,炊令六沸,浚其滓,温饮一小杯”。
你可能看不懂“父且”两个字,但是如果给它们加上口字旁变成“咬咀”,你可能就能理解它们的意思了。就是告诉大家不能用嘴去咬,会“戟人咽喉”。所以半夏入药,一般要经过炮制,降低其毒性。
宋代的苏颂云:“五月、八月采根,以灰裹二月,汤洗曝干”。这里的灰很可能指石灰,现在很多地方依然有用石灰来制半夏的习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药典》中记载了半夏的三种炮制方法,分布是法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其中的法半夏,就是将半夏泡在甘草水煎液制成的石灰水中至剖面黄色均匀。
生半夏会让人呕吐,而熟半夏有止吐的作用。在《中国药典》中记载,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炮制过的法半夏偏燥湿化痰,而姜半夏则偏温中化痰,降逆止呕。
半夏的品质以色白,质坚实,个大圆为佳。
《图经本草》就记载:“五月采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
以前看到半夏的时候,经常会跟同科的植物犁头尖搞混起来。看多了终于分清了它们。
(摄于浙南云谷)
犁头尖的叶片不会分裂成三片,而它的叶片基部也不会产生珠芽。
犁头尖的根部也有块茎,称为“水半夏”,一般作为半夏的伪品。如果把两者放到一起,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
正品半夏的性状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
伪品水半夏的性状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直径0.5~1.5cm。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顶端类圆形,有常呈偏斜而稍突起的叶痕或芽痕,呈黄棕色。
半夏的名字甚美,深得古人喜爱,很多人都写过关于半夏的诗词。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这是辛弃疾给新婚妻子写的《满庭芳·静夜思》中的一句,虽到半夏,一场雨气温凉爽,正是最美时光。
喜欢植物和历史典故的可以关注公众号——认识你身边的植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