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看见了天上的月亮吗

你看见了天上的月亮吗

作者: 小路转溪桥忽见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23:26 被阅读0次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正如十年前我第一次手捧那本《月亮与六便士》,初时只觉情节丰富,娓娓道来,不明觉厉,而后爱不释手,拍案叫绝,正当准备大快朵颐,酣畅淋漓之时,翻开下一页,却空空如也,意犹未尽。越好读的书,越容易读完,这不是造化弄人,这就是我们真实的人生。

经典经得起时间的洗涤,十年来,我无数次的重新翻开这本书,在不同的时间段,重新拾起再读,它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曾经书中那些令我神魂为之一舒的话语,重新细读,又会让我不禁心神为之一荡!

读一本好书总是“一翻即合”,读的越如痴如醉,越得不到满足,掩卷之际,还会让人恍如隔世,不禁怅然。也难怪陈师道会写“书当快意读易尽”这样的感慨,只有读过万卷书的人,才能如此精炼准确地捕捉到读书人读快书、又意恐读完的心理状态,说出了很多人有会于胸中而没有表达出来的话。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陈师道的选择是无奈妥协,苦中作乐,他感叹人生本来就难得有舒畅愉快之时,又何必自寻烦恼呢?他的话用现在人的评价,这或许叫性格旷达,富有理趣。但和陈师道截然相反的查理斯,在《月亮与六便士》中面对同样的人生交叉口,却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选择。

查理斯是英国小说家毛姆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在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当经纪人,虽然不是什么杰出人物,但他拥有体面的职业、稳固的社会地位和在外人看来美满的家庭。结婚16年来,他白天上班,晚上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过得安稳又幸福。但就在第17年的一天,他突然离开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别人眼里的好工作和幸福家庭,前往巴黎追求绘画理想。在异国经受着几番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之后,他决定离开文明世界,在塔希提岛上度过余生。在岛上,他终于能够安心创作,画出了使后世震惊的杰作,但在去世之前,他却留下遗嘱,让妻子把画作全部烧毁。

通篇下来,整本书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只是这个诗和远方在我们常人看来太虚无缥缈,遥不可及。

本月,我有幸又拜读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尽管十年来同样的故事读了不下十几遍,但是随着自身年岁的增长,透过不同的角度,我还是发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惊喜。还记得第一次翻阅《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那时我十八九岁,年轻气盛,不甘一生平淡,整天充满着天真浪漫的幻想,为了追求理想,宁愿赌上一生幸福恐怕也在所不惜。如果那时让我选择突然放弃安稳的工作、美满的家庭离家出走,去巴黎追求绘画理想,或许为了艺术,我会欣然向往,因为我还年轻,我有后悔的资本,即便失败了不妨也能当作以后生活阅历的谈资。当年的我,就是捧着《月亮与六便士》怀着浓浓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向往着主人公查理斯。

如今,三十而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残酷的现实,家庭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一点点磨平我的棱角,此时再看《月亮与六便士》,同样在理想与希望的抉择面前,我除了红红脸暗自羞愧之外,估计还会升起一丝鄙夷的愤懑感。不是我不热爱艺术,也不是我放弃了人生理想,只是我变的更加务实,更加精打细算。我计算着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成本和成功的回报是否成比例。如果我在绘画方面有一丝基础和天赋,成功只差一次机会或者一个平台,那么孤注一掷,破釜沉舟赌一把,这完全无可厚非,赢了出人头地,输了也不后悔,至少为之付出奋斗过。但查理斯奇就奇在他除了一年的夜校学习外,毫无绘画基础,而且从他最初创作出来的作品中也看不出多少天赋,他想画画纯粹出于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如果让现在的我抛妻弃子去换一个成功概率几乎为无且完全未知的一个未来,这笔亏本的买卖,我绝对不做。

纵观《月亮与六便士》全文,即便主人公查理斯最后在绘画道路上确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备受广大读者的叹惋和赞慕,但是“如愿”的查理斯真的成功了吗?或者说这个结局真的是查理斯本人想要的吗?在我看来,未必,失败的很彻底。

英国作家欧文曾经说过,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幸福,通常以家庭、事业、亲情、爱情、友谊等多个维度进行解读。

林语堂在描绘幸福的人生时也说道,幸福应该是睡在自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饭菜,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和跟孩子做游戏。乍一看,无非是睡觉、吃饭、谈情、玩耍这些稀松平常的小事,而查理斯一心为画,丝毫不在意身边的人是谁和明天还能否吃上饭,他只在乎是否有一个合适的环境让他安心画画,所以任何一样他都不占。离家多年,杳无音信,了无牵挂,走之前只给妻儿留了一句:“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

古诗有云:“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同样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明代诗人袁凯为求功名远走他乡奔波多年,只因收到寥寥十五行的家书就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故乡。对于今天我们很多人来说,少年时代因为故乡没有出路,才会颠沛流离到他乡求学打拼,踏上社会以后,在他乡并非事事尽如人意,回到故乡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反观查理斯抛妻弃子离家出走后,终生未归,期间也从未想起家中悲苦的妻儿,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冷酷天才。

所以,包括我在内,许多普遍承担了一定社会责任的成年人再看《月亮与六便士》时,多半对主人公查理斯的表现嗤之以鼻。

当然感性的人如果非要以“我的世界你不懂”等类似的话驳斥我们这些务实的人,也无可非议,毕竟现实和理想,世俗和艺术,感性和理性在每个时代都是芸芸众生必须要面对的永恒命题。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没有对错,只有每个人是否适合或者不适合,每个人都有自己当下想要的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构建一个普通完整的家庭已经实属不易,又怎会舍本逐末去追求一个自讨苦吃的生活?之所以很多人会在这种显而易见的答案前犹豫不决,甚至大力赞赏查理斯对美术艺术的贡献,无非还是他所做过的所有荒唐甚至混蛋的事情在他的天才的绘画天赋面前都被原谅了。作者毛姆之所以把主人公查理斯写的又好又坏,如此极端,其实就是逼我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人生算得上不枉来世间一趟?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世间真的存在一种召唤,就像查理斯所受到的昭示一样,这种召唤如同一种使命,它召唤一个人:抛开所有世间的俗世,无论受多少苦、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去做这件事情。至少在我目前的生活阶段,还未出现。

十年来,《月亮与六便士》就像是良师益友陪我一同成长,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去看,都会给我当下最适合我的解读,想必《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让广大读者百看不厌,就是这样的道理。

在佛家有三重人生境界之说,从前思想单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后认知变化,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最后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重境界颇富禅机,晦涩难懂,却十分恰当的写出了人生随着阅历、年龄的增长而对事物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

前十年,我敬仰崇拜查理斯为实现心中理想所舍弃幸福生活的勇气;而今,我鄙视轻蔑查理斯抛妻弃子不管不顾的自私自利;或许后十年,我的人生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洞察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或许我会读懂查理斯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决然承受的使命感和背后的苦衷。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当我们都在低头为家庭为生计奔波忙碌的时候,遍地都是六便士,查理斯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你想要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呢?

相关文章

  • 你看见了天上的月亮吗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正如十年前我第一次手捧那本《月亮与六便士》,初时...

  • 看,天上的月亮

    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一朵花?一片云?有多久没有好好感受一阵风?一滴泪? 人生的脚步被时间推着向前奔走,似乎那终点,才...

  • 2019-07-09

    你看山中有月亮,便会枕着月亮睡觉;你听见了下雨,就听见了温柔的歌。

  • 我要为你写首情诗

    疾病难愈,你是良药 众生皆苦,你是解药 我看着你,你看着天上的月亮 你说月亮真美 可我在你眼里看见了满天星河 月亮...

  • 月亮姑娘

    天上有个月亮 心中有个姑娘 天上的月亮像姑娘 心中的姑娘像月亮 抬头看月亮 低头想姑娘 看月亮在心中 想姑娘在天上

  • 小星星变奏曲

    我看见了星星看月亮 看见了月亮看见你呀 在五月的沙漠 最后一节大火坠落 在五月的沙漠 看见了大火就看见了你呀 看流...

  • 望 (晚安)

    你看 天上繁星点点 月亮像那...

  • 时光祭

    “爸爸,我想妈妈了,你能带我去看她吗?” “你看,你的妈妈在天上呢,月亮旁最亮的那颗星,你看到没?她就是你的妈妈。...

  • 月亮怎么没上班

    爸爸 看 天上那颗小小的、亮亮的 是月亮姐姐在上班吗 不是呀,那颗是星星 那月亮姐姐怎么没上班 爸爸 看 一架飞机...

  • 月之故乡

    彭邦祯——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 思故乡一个在水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看见了天上的月亮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tw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