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徐水之行——写作教学回顾

徐水之行——写作教学回顾

作者: 三省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01:47 被阅读0次

    7月底就已结束的语文湿地徐水之行,在我的内心一次又一次的激起波澜。关于这次年会,可写想写的好多好多,下面就用我笨拙的笔写下一二吧。

    作文课一直都是我比较头疼的,盲目混乱没有序列性,更无目标性、层次性。就像此次年会中一位专家所言,我经常问问同事写了什么作文题目,就顺手拿来让自己班的孩子写一写,或给分或简单讲评。本届年会上的作文示范课和有关作文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一.作文课有两种类型

    王君老师的一节《写作与负能量》,让我见识到了作文的另外一种上法。她将朗读、影视、艺术等等融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更让与会的老师沉浸其中,笑了哭,哭了笑。这一节课王君老师没有教学生怎么写作文,而是教学生爱上写作文。

    王君老师说,作文课有两种类型:一是知识技能的训练,一是写作思想、精神、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这两种类型相互配合,分别占据写作课的两个领域。写作知识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只是冰山的一角,对于学生来说激发写作兴趣、塑造人格这更为巨大看不见的冰山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你怎么活就怎么写,因为语言文字的学习是探索生命、幸福的方式。

    有了写作的兴趣,写作的精神,就有了写作的生活,写作的真情实感。有了写作的人格,就有了大情、大气的大文章。

    二.作文课也要分析学情

    作文课也要分析学情,这是邓彤教授的讲座《写作教学三大策略——学情、知识与支架》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思考三个问题“怎么上”“上什么”“我为什么教这些,为什么这样教“,作文课同样如此。邓彤教授不仅提出了作文课关注学情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分析学情的方法——调查报告、感情用词的数据统计以及语义网络相关图,为我们经常使用的样本分析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补充。

    基于不同的学情,再给学生提供关键性的知识。邓彤教授打破老师们对记叙文常规知识的讲解,提出记叙文写作的核心知识是冲突。冲突=愿望+障碍+行动。但要注意“愿望”与“障碍“的合理性,不要胡编乱造;忌平铺直叙”障碍“创生性策略——考验、挑战、危机……”行动“创生策略——外援、奇迹、运气……针对学生不同环节的问题进行明确的指导。

    最后设计学习支架,这同样离不开学情的分析。

    针对无话可写的学生,邓彤教授给出了“六面体”写作法的指导。所谓六面体写作法就是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描述一个事物,有“描述、联想、运用、分析、对照、评论”六个方面。如学生认为不熟悉的《监考老师》这篇作文,邓彤教授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去写——进考场前、进考场后和考试中考试后监考老师的言行,此外还可以加入个人感受的维度即“我的想法”,这样这篇文章不仅无话可说还可以写的的饱满。

    三.作文课用些技巧唤醒学生的心灵。

    几位湿地教师的发言,又给我们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唤醒学生在紧张的刷题中不断被蒙蔽的心灵提供的方法和技巧。

    曹淑艳老师将心理学技术应用与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灵魂,写出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九宫格统合绘画技术应用于写人记事类文章的训练,石头的故事应用于成长类作文的写作训练。本人对于这样的术语不甚明白,看来还得不断前行啊。

    熊幸老师的微写作对我这种盲目写作的人有着更大的指导意义。熊老师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以下文字摘自熊老师《微博本有序积累写作素材的实践与思考》)

    1.初一的字数是每篇不少于100字,初二的字数是每篇不少于150字,初三将微博和整篇的写作穿插进行。初一上学期,我布置学生每周写五篇微博,每篇不少于100字,相当于每周500字的练笔。周末的那篇如果周末作业少的话会加点字。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一学期我没有指定内容,只是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思考,也提示学生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度积累素材。为了培养学生的练笔速度,我规定了时间,100字不要超过10分钟,开始一个月要把所用时间标上,这一举措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快速成文的习惯。初一下学期开始,学生对日常生活有了一定的积累,我就指定内容了,希望将生活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技巧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其说是指定内容,倒不如说是指定方向。我布置的内容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要旨,定好一个大方向,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广州的四季并不分明,所以很多同学对季节的变化很麻木,我会通过微博的布置提醒学生留意大自然的提示。春天的时候,我连续一个星期要求学生观察春天,以“身边的春天”为主题,写五篇同系列的微博,写春天的人事物景均可,但一定要有描写。立夏到了,我会要求学生关注夏天悄然变化,记录在微博本上。习惯于观察大自然变化的人会有一颗善感的心,这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

    2.我就安排了每天课前五分钟小组互评微博,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要在组内其他同学的微博本上写评论,然后小组轮流推荐一篇全班交流,老师点评。课堂本组评完的也可以组外交流,不过一般建议组外交流在课外进行。我每天每班只收9位同学的来改,这样,一周刚好改完全部同学的微博本,也减轻老师的负担。

    3.微博本内容安排我分大序列和小序列。

    (一)大序列

    大序列是以社会、家庭、学校这样的分类整理积累素材。比如,第一个月以社会的人、事、物、景为重点的写作对象,后面依次是学校和家庭各一个月,轮完再重新开始。但每个月安排不是绝对的,比如这一个月写社会,可是我通常还会布置其他小序列的训练点,那么就要优先考虑小序列的点,剩下的时间才是积累社会生活素材的。而且若家庭和学校有些很值得记录的事情发生,应该马上记下,不必拘泥于只写社会的内容。不过,每周写社会的至少也要有三篇,不能喧宾夺主。接着布置的家庭和学校的亦如此。大序列每周布置的大致内容见下面表格。

    1

    社会

    社会的范围太广了,可正因为范围广,学生反而觉得无从下笔,不知道该选取哪些点来写,老师布置的时候就要作一些提示了,甚至可以帮助学生缩小观察的范围。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小社会,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刚布置写身边的小社会微博时,有些学生认为,每天从家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回到家里,这两点一线实在没什么好写的。我说,连续几天下雨,校门外的大树树干上长出了木耳,你们看到了没有?校围墙外的夹竹桃有几株开花了,你们观察到了没有?你们留意到今天回家路上碰到的人和昨天的会完全一样吗?有哪些是只有一面之缘的?有哪些是经常相遇的?学生这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回家路上细观察,自然就有米下锅了。当然,还是有些学生找不着方向的,我再收窄范围。每周指定内容(见表格),这些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要有描写。有了这些提示和要求,学生都能有目的地观察社会,描摹社会。其次,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新闻和国际时事。只囿于身边的小社会很容易会目光短浅,学生要关注更广阔的空间,才可能有更远大的目光,更深邃的思想。学生应当关注一下社会热点话题,紧贴时代的脉搏,通过微博本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类微博当然是以议论为主。描写社会,评点社会,小小的微博就这样让学生融入社会,鲜活的写作素材唾手可得。

    2

    家庭

    家庭是一个小单位,天天都要和柴米油盐打交道,似乎没有多少可写之事。其实不然,家庭是一眼泉水,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情感的养料,学生体验到的最深刻的感情大都源于家庭。家庭这个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学生写起来却常常落入了俗套:发烧送医院、雨天送伞、父母喜欢吃鱼头……其实每一位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会完全一样的,为什么在学生的笔下却是千篇一律的呢?因为现在的孩子每天都泡在爱里,享受爱变得理所当然,爱的触觉已经麻木了。我希望通过微博本的布置让孩子们能有爱与被爱的能力,让麻木的触感变得敏感起来。我认为在一个家里,最让人感到温暖的应该是厨房里那个忙碌的身影,最有家的气息的应该也是厨房,于是,我提醒学生关注厨房,并且布置一些写作活动让学生走进厨房。当然,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动植物)、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学生关注的。

    3

    学校

    学校是学生呆得最多的地方,可也是学生认为最没东西写的地方。每天见着同样的人,同样的景物,做着同样的事,乏味得很。于是在布置每周的任务时,让他们抓住平时忽略的点来写,并且会设计一些小活动。例如:写人的时候要求写班上一位同学,要有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不能写名字、外号,最好连男女都不要写出来,由小组其他同学猜是班上哪位同学,最后再公布答案。评讲的时候再随机选一位同学的来读,全班同学猜。这个小活动一连写了两次,同学们很积极,大部分同学都能猜中,因为写的同学注意抓住了特征来写。其实,一整天的时间呆在学校,大部分的时间是按部就班的,但总有些小波澜、小高潮的时候,例如课间的一点小意外、一节精彩的课、体育课的无声较量……

    大序列的内容安排表格

    人(第一周)事(第二周)物(第三周)景(第四周)

    社会熟悉的陌生人(小区保安、清洁工、固定位置的乞丐、收破烂的、小摊贩……)、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自己与别人发生的事、自己看到别人发生的事(包括新闻时事)同类店名的对比、街头广告词的赏析、车贴的分类等花草树木乃至街头小景

    家庭家人(厨房里最忙碌的身影、最会体贴人的  )……家里最 的一件事、今天我主厨植物、动物、物品(一张旧相片、第一件礼物……)小区小景、家中一角、阳台景致、窗外……

    学校老师、同学、保安、清洁工、水电工、饭堂阿姨、图书馆负责人、实验员……课堂合作、预备铃响后、拖堂、课间嬉闹、师生共读……散落在教室的粉笔头、新装的摄像头、大清洁后躺在地上的拖把、用得最久的一支笔……生物园、唐宋文巅、励园、运动场、伸到走廊的树……

    (二)小序列

    小序列的内容多种多样,套句广告词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例如有一天部分小区停水,当天就布置了这样的一篇微博:家里停水的同学写“今天停水了”,家里没有停水的同学写“如果今天家里停水”。这种随机性让小序列看似无序,其实不然,毕竟这种突发的情况相对来说不算很多,更多的是一些相对固定的内容。

    1

    季节变化、节日的更迭

    广州的季节性不明显,但每一个季节还是有每一个季节的特点,只要抓住季节性的景物特征,四季分明也就成为可能。例如属于春天的有木棉花,属于夏天的有荷花……至于节日,中秋节、春节、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节日多,可选的点也多,那就可以每年布置不同的内容。例如中秋节,初一让他们写“三代人眼中的中秋节”,初二可以写中秋节的传统究竟保留多少,初三可以写中秋节的抒怀……

    2

    学校或社会活动

    校运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艺汇演、消防演练等等,是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的活动,此外还有初一的军训、朗诵比赛,初三的拓展训练等等,这些活动其实就是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最精彩、最值得回味的篇章。社会生活的范围就更广了:社会实践、暑期工、义工、竞赛活动、游学……只要能把这些以微博的形式随时记录下来,以后的作文内容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3

    课文同步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例子,如果能用好,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学完后,我周末布置了这样的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微博:如果你能穿越,你最想遇见第三单元的哪一位?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在这几个人中,选贝多芬的最多,接着就是邓稼先。只有一位同学选孙权,可她写的这篇微博我最喜欢,因为她是参考了《孙权劝学》用文言文写的。也是七年级下学期,我觉得《社戏》的精彩描写很值得学生学,于是堂上重点研究了几个描写片断,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写成与课文同步的微博。

    4

    课外阅读感悟

    课外阅读是学生最好的给养和补充。每个学期,都会有该学期的推荐书目,还有我们自选的师生共读一本书,如《童年》、《城南旧事》、《小王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感悟,尤其是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等等,这些写不出长篇大论的东西,写个小文段刚好。

    5

    写作技法的穿插

    写作技法的穿插其实随意性挺大的,学生练写景的时候,就提醒学生写景的方法;学生要写人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一下写人物描写;写校运会时,就教他们场面描写……写作技法其实有很多,只要需用的时候给学生讲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序列的安排兼顾两方面:一是大序列,二是鲜活的即时性的素材。如果说大序列是经,那么小序列就是纬,经纬交织,就结成了学生自我生活的网。

    四.写作教学考验的是老师的毅力。

    熊幸老师微写作坚持了两年,初见成效;王君老师每天为微播报写500字的点评,一写就是四年。作文教学最终考验的是老师能否坚持三年如一日。只有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通往成功的道路永远都不拥挤因为坚持下来的人太少,用王君老师的这句话来自勉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水之行——写作教学回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zn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