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趁着下班的空挡,重新看完了这部经典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各种哭点,真的是一部精彩而又经典的创作啊。
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开始写起观后感,在知乎上找到了一些提问,就以问答的形式来写一下自己对于此片的感受吧。

Q:《士兵突击》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情节和细节?
A:感动到的情节非常多,而且往往戳泪到不行。班长史今在退伍之前和连长一起坐车去看天安门的时候,哭成了泪人,这段我几乎不敢看,怕哭的太惨。这段是我每次想起来都会戳泪的一段,一般不敢轻易重看,班长真的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了。
Q:《士兵突击》里702团改革为什么非要撤掉团中最好的七连?
A:联系前后剧情来看,这是一次部队的战略方针的调整。七连是尖刀部队,是团里边最优秀的部队,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出色的战斗能力,这种解散是为其他部队带去了更加优秀的基因。
Q:如何评价《士兵突击》中的高城?
A:是一个赤诚的人,一个高自尊心的人。连长是剧中少见的二代型的人物,因为高度的自尊心,所以会隐藏自己的背景,功名都靠自己挣;同时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Q:你觉得士兵突击里对许三多来说最重要的是哪几个人?
A:老马,史今,伍六一,连长,袁朗,成才,吴哲,李梦,老魏,白铁军,感觉许三多遇见这么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特别重要,最初的他有点像一张白纸,这些人给他着了色,所以,他才可以成长为今天的他。但是,觉得最重要的人,应该算史今。班长是把许三多选进部队的人;也是让他开始面对现实奋发的人;许三多的两次从0到1的过程,班长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Q:对于士兵突击最后一集中,袁朗队长说成才的路要比许三多长得多,怎么看?
A:许三多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用成才的话来说,他是一棵树,是有自己的枝枝蔓蔓的,而成才自己则像一根电线杆,光秃秃的。从被老A赶回之后,被袁朗的话启发,慢慢沉淀下来。最后的镜头是他们一起在船上,队长说他们仨中和他最像的是成才,比吴哲更专心,比许三多更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他能成长成为现在可以主导全局的一个队长,想必是经历了更多,所以对于这句话,感觉更多的是在说成才的心路历程,还需要更多时间的磨练。另外关于评论中很多人提到的关于“因为成才是可以成为领导者,而许三多只能是兵王。”对于这句话,不是很赞同,目前阶段来看,许三多身上还没能展现出来那种大局观和掌控全场的能力,但是凭着他的信念感,这种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决心,可能他缺少的是顿悟和成长,大智若愚,在他身上能看见郭靖的影子。
Q:如何评价《士兵突击》里边成才的人物形象?
A:成才是生活中的大多数,现代生活中的大多数。努力,进取,想自己,靠自己,但也不会以伤害别人为代价,生活在世俗世界的评判里,生活在大众的评审中,希望能达到大多数的喜爱和认可。所以刚进军队的他口袋里会装着三种不同的烟,但他也能靠着自己成为班上的狙击手。很像我们生活的中的大多数,而且还是偏优秀那一类的,毕竟更多的普通人连努力进取也做不到他那样的程度。如果他一直按照这样的模式生活下去,应该也是可以慢慢稳步上升的,但是运气不算好,去到了草原。后来经历老A一系列事情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得到了更大的成长,初次看剧时,我并不喜欢这种圆滑世故的角色,这次看下来,这种真实感,我很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