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小说我看过的是《1Q84》,该书的阅读是在儿子的推荐下看的。《1Q84》是一本长篇小说,分三卷字数大概有一百多万字。全书结构采用两条主线同时推进,最后合二为一。主人公青豆与天吾在十岁左右的对视,使得20年后的他们仍然难以忘怀。小说中有关两个月亮、小小人、怪异的宗教充满了神秘感,不免对作者感到好奇。
村上春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什么技巧?带着这样的疑问,利用端午小长假阅读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村上春树的自传体随笔。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他创作的小说很多,主要有《挪威的森林》、《1Q84》、《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无论是《挪威的森林》还是《1Q84》发行量都很大,在欧美及日本国内有比较大的影响。村上春树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但截至目前一直没有获得诺奖,被大家笑称诺奖评选中时间最长的陪跑者。他创作的随笔有《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
村上春树简介《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全书分了十二章,分别描写了小说家群体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小说的原创性、写作的主要内容、长篇小说的创作、彻底的个人体力劳动、小说人物的原型以及为谁写作等主要内容,同时对学校教育及文学奖与小说创作的关系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小说家群体是怎样的人这个章节里,村上春树提出小说家是一群自我意识强烈,虽有文人之间成为好友的佳话也存在文人相轻的传统。小说家与不写小说的其他文字工作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才思敏捷,知识超常储备的人并不适合写小说。小说家需要将存在于意识之中的东西慢慢的转换为“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能将理论或所谓的知识直截了当的快速编排出来。
至于村上春树是怎样成为作家的,本书也给出了答案。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60年代末期考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七年后才获得毕业。1974年左右,村上春树在东京国分寺车站开了一家兼营酒类和欣赏爵士音乐的咖啡店。1978年四月的一个晴朗的午后,村上春树作为球迷到神宫球场去看棒球赛。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慢慢地从天空中飘然落下,而我摊开双手牢牢接住了它”,这是村上春树对当时的描述。而这个“它”就是,自己要开始从事小说的创作。比赛结束后,村上春树买了稿纸和钢笔,当天晚上,夜深时分,结束完咖啡店里的工作后,村上春树就坐在了厨房的饭桌前开始了写作。半年时间后,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就得以完成。一年后的春天,《群像》编辑部打来电话,村上春树的第一篇小说获得了《群像》新人奖。自此,一个伟大的作家就这样诞生了。神奇吗?不神奇,村上春树的大学及其以前的时间,无论是阅读还是生活积累都为后期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宫棒球场来自于天空中的启示只是一个作家开始创作的契机。
既然是一本小说家的随笔,村上春树对于小说的创作方面写了很多内容。
有关小说的原创性。
村上春树认为小说或者其它所有艺术的原创性的基本条件都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拥有其他表现者迥然相异、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让人看上一眼就能立刻明白是他的作品;第二,必须凭借一己之力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风格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要拥有自发的、内在的自我革新力;第三,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必须吸纳到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后来者丰富的引用源泉。
所谓原创性,就是有一种自然的欲求和冲动,渴望将这种自由的心情、这份不受束缚的喜悦原汁原味地传达给众人,从而带来的最终形态,而非其他。用简单的话来说,原创性就是“新鲜、充满活力,而且毫无疑问属于他们自己”。
要成为一个小说家,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和习惯?
按照村上春树的说法就是:首先,要多读书。其次,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对各色人等、各种事情,要深思细想,反复考虑。不要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而是尽量原封不动地收集和积攒素材。
长篇小说的创作,必须与时间成为朋友。
要完成长篇小说的创作,必须把自己逼进固定模式里,建立生活与工作的循环周期,才有可能创作长篇小说。村上春树的固定模式首先是在写长篇小说时,先把书桌收拾干净,摆好“除了小说什么都不写”的架势;其次,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最后就是认真修改。村上春树对于小说的创作,在完成初稿后大概要经过四轮修改。最后的一次是让自己的夫人来通读原稿,针对有问题和受到批评的部分集中修改。
长篇小说的创作,必须与时间成为朋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己的意志去掌控时间。不能一味地被时间掌控,否则终究会处于被动状态。
小说的创作,是一个长时间的体力劳动。
小说家,要想获得持久力,必须养成基础体力。获得强壮坚韧的体力,让身体站在自己这一边,成为友军。村上春树成为专业作家后就开始跑步,三十多年来,差不多每天都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正像作者所说:“肉体与精神的力量就像车子的双轮。它们在维持平衡的状态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最正确的方向和最有效的力量”,其实不只是长篇小说的创作需要基础体力,干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必须让身体站在自己的一边。
身体的重要性有关小说创作中的人物和角色问题。
村上春树认为,要写人物,就得了解大量的人。对于各种人,不管自己喜欢的还是自己不喜欢的,都要乐于观察。写小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只要愿意,自己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
对于小说创作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问题,村上春树也进行了讨论。第一人称将主人公“我”当成了“广义可能性的自己”。通过第一人称的创作,可以发现自己的不同层面。而第三人称,可以使得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为开阔的领域。
读完村上春树的自传体随笔《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不由想起陕西作家路遥在完成《平凡的世界》创作后,同样写了一本书《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我觉得需要将这两个人的这两本书以及这两个人稍稍对比着看一下。
路遥生于1949年陕北农村,与村上春树同一年出生。路遥毕业于延安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延河》杂志社工作,最为有名的两篇小说就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路遥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主要对自己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于一九九一年初冬至一九九二年春,而一九九二年的十一月,路遥就病逝于古城西安。
路遥简介回头看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可以感受到伟大作家的创作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六年中,每天下午开始创作到次日凌晨,按照自己的创作习惯,建立了一个固定模式,早晨从中午开始,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工作量,完成了小说的创作。不过路遥不同于村上春树,他过于追求事业的成功,对自己的身体重视不够,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说,就是使得自己的身体没有站在自己的一边,搞垮了身体。可以说,路遥的一生,是熊熊燃烧的火炬,创造了光明但燃尽了自己。村上春树是一股激流,他创造了很多,最终保持着生命的璀璨与光芒。
最后,我要建议,大家有时间一定读读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和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即使你的职业不是小说家,即使你的早晨不是从中午开始。
我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每天写上一点点。
----伊萨克.迪内森
我投入漫长的岁月,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固有体系,让这种写作方式成为可能,并以自己的方式谨小慎微地进行整备,郑重其事地维持至今。为它洗去污垢,注入机油,努力不让它生出一点锈斑。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无数美好的过去再也不能唤回了。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偿人生的无数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第一次严肃的想到了死亡。我看见,死亡的阴影正从天边铺过来。我怀着无限惊讶凝视着这一片阴云。我从未意识到生命在这种时候就可能结束。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2020年6月29日晨写
2020年7月5日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