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泡在图书馆里消磨时间的一天,到这会儿似乎可以乏善可陈的结束了。回顾一下,也是与自己的对话方式之一了。
在中午暑热最盛时驱车去图书馆,还了上次借的两本童书,三本知名作者的书——朱自清、吴晓波、和一个200年前日本作家的成人童话书。(翻了也好几次,居然忘了作家名字,真是对日本名字无从记忆。)
匆忙琐碎的生活节奏,实在对纪实类、点评类书有心无力,因此这次索性拿了两本书名就吸引我的日本小说来看。(这图书馆的日本文学类书籍架子摆得倒是巧,去挑书时的必经之路,我也便从善如流地驻足)
多年前,看过村上春树,后来也零星看过其他一些日本作家。日式小说无一例外都是字词清淡,读来却绮美纷繁。似乎他们的樱花,极美极盛的一树树开放,其实细究每一朵,不过只浅浅一缕粉白而矣。他们对人性质地的那种刻画,是一种让我耳目一新的方式。毕竟是译文,有时会有晦涩感,但也因了这晦涩引起的异国情调,是阅读上的奇妙感触。就像一场异国之旅,大自然在那里还是大自然,但氛围却是不同的人类营造的,不免让人驻足反复揣度这春花秋月、服饰建筑、来往人情,那些不寻常的寻常,总是让人看不饱。
今天挑的是小泉八云的《怪谈》,是日本志怪小说、恐怖影视剧的鼻祖之作。我仔细看了序,对作者的介绍是个外国人,还是个与日本八杆子打不着的希腊和爱尔兰混血儿,彻头彻尾的西方人却将日本民间流传的传说写得这么地道。难怪文中评价他的文学是“东西方艺术、思想和文化的合璧之作,实现了东西方文明观由冲突到融合的升华。”并且是“世界级文学家”。
一个下午看完了这本书,果然是恐怖文学的鼻祖,像我这么喜欢看“怪力乱神”的故事,确实被牢牢吸引了。所以借回家来再翻看一回。另外还看完了一本漫画感觉的侦探小说,也是个似曾相识的名人作者,但我又记不得名字了。文字就是讲故事,侦探和怪盗的斗智斗勇系列之一。其实每一步都能猜到真相,角色们太用力去故弄玄虚了,可又教我不忍拒绝这样讲故事的热切。(有些人大概觉得这是硬伤,翻两页就弃了,我却觉得这也不失风格,起承转合都还是脉络清晰,把故事讲好不就是一本通俗小说的始终么?)
在图书馆,坐在位置上低头看书时并不自知,但当穿行在书架间时,就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的雀跃。仿佛能看见不同面容的人,用不同的情态执笔而书,袅袅升起的雾气在他们的笔尖弥散,而渐渐凝结成形——常常觉得每一本书就是一个永生的灵魂,他们有不灭不死的气息,在翻开书读取的时候,便己唤醒跃动,感沛入心。
诚然有一些并不能彼此唤醒,匆匆别过也罢,就此错过了并无可惜。世上的书千千万,生命有限,愚钝如我,并非所有经典就能触动我的神往,也并非一切边角余料不值得品尝。
唯愿竭尽一生,能在书里,舒展纯粹的读书之心,与古往今来精彩的灵魂们相遇,感知一星半点灵性的呼应,也是美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