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真的,你们不要再来了。”再三叮咛之后将我们送进了电梯里面,就在电梯门即将关上之际,母亲像是外人一样,以从来没有听过的语调鞠躬道谢说:“谢谢你们。”简直跟站在百货公司一楼电梯口的电梯小姐没有两样。
这是向田邦子写她们兄妹去看望生病的母亲时的情形。老实柔弱的老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让我印象深刻。
我的母亲也差不多如此,一直以来她在家里的地位不高,因此说话做事都很是谨慎客气,少有肯定绝对之类的口气,我到现在缺乏决断的魄力,也许和她的影响不无关系。
为了让老年的父母少为生活操心劳累,我给自己定下规矩,那就是每次一发工资,立刻给家里打一点,金额虽然不多,但在农村里,对他们来讲有个保证,不至于饿肚子,不至于心慌。
每次打完钱,我打电话回家告知。电话那头的母亲自是说着客气的话,临到最后都会加上一句:谢谢你。
虽然说了很多次这是儿女们应该做的,不用这么感恩戴德的,弄得别扭,但是母亲就是不听,下次还是那句客客气气的“谢谢你”。
谢谢你,其实最应该说这句话的反而是我们,自从上了大学,就很少回家,很少再帮家里做点体力方面的劳动。家里的田地,包括前几年新修了房子,都是父母们在家里包揽操劳。
“有了新房子以后你们回来住就方便了。”“趁着还能做就多做一点,减轻你们的负担。”“你爷爷奶奶都还在,哪有坐下来休息的道理。”他们忙个不停,正如我们在外面闯荡,也不想偷懒,要混个名堂出来。
(二)
眼看上学的时间快到了,我的作业还有一大半没写完。我边哭边写,心里十分慌张。
“为什么昨天晚上不写好?你这样子会养成习惯,所以我们不会帮你的!”父亲捧着特大号的饭碗数落我。
“静下心来写,一定来得及的。你不要心慌。”母亲则是一边安慰我,一边装便当或帮家人添饭。
父母的不同态度和反应,让我想起来一些事情。
工作上出了问题,有的领导第一时间大声质问:怎么搞的?弄出来这个个糟透了的事情,看你怎么收拾?反正你自己闯的祸自己承担,你好好想想吧。有的领导则第一时间想着怎么挽救,看还有没有补救的办法。现在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问题,而要避免问题严重化,确保不影响到公司的声誉。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相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