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每日一句: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论语》
每日一句: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每日一句: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每日一句: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每日一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每日一句: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墨子》
智慧之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
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
每日一句: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每日一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
《每日一句》: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大学》
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每日一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
《每日一句》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管子》
识大局顾大体可得人心,注重小事小利就会失去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每日一句》世无常贵,事无常师。---《鬼谷子》
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每日一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文: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每日一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译文:"军队可以没有将领,但普通人不能没有理想。"
每日一句: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每日一句: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一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每日一句: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低头不是认输,还要看清自己的路;仰头不是骄傲,是要看见自己的天空。---科比.布莱恩特
当你走上不一样的道路,你才有可能看到跟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淮南子》
君子不认为细微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
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周易》
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常快活便是功夫。---《传习录》
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就是功夫。心是快活之根。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资治通鉴》
观察他常亲近结交的人,富有时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富,显赫时如何拔举部属,失志时是否坚持自己的操守,穷困时是否保有原则。
此为古人识人五诀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
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 张岱亦言:余谓天下凡事必须量力为之,其进锐者其退速,其愿奢者其就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
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韩非子》: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实则一念万年。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大学》
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弟子规》
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执著于自己的偏见,蒙蔽了真理。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一个人做到忠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黄帝内经》
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所以忧怨愁苦的情绪会牵动心神,心神不安就会使五脏六腑都受影响。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
万物之理本就自足。反躬自问忠诚踏实,本心不欺,快乐莫过于此。尽力恕道而后推己及人,仁便在近处。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对于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民众会拥护爱戴;对于有害于国家的事情就要憎恶远离。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做事从容,则圆满无悔,余味无穷;做人从容,则心闲气定,益寿延年。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鬼谷子》
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管子》
识大局顾大体可得人心,注重小事小利就会失去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
修养自身德行最好的方法,便是滋养其不断生长。消除祸患最好的方法,就是除恶务尽。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大学》
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智慧之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
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万事莫贵于义。---《墨子》
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
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在没了解清楚之前,不可随便传播。
节欲之道,万物不害——《管子》
能克服自己的私欲,那么任何祸害对你都不能造成损害。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素书》
把自己放在一边,单纯去教育别人,别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就会顺服。
诸葛亮《将苑》有言:“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传习录》
越是刻意寻求宁静,就愈是不得宁静。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菜根谭》
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可以与他谈,却不与他谈,便错失了值得谈的人;不可以与他谈,而与他谈了,便是说错话。智慧的人既不会错失值得交谈的人,也不会说错话。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小窗幽记》
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情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心志品德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管子·戒》
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博学多识若不知反省自己,一定会出问题。
孔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记》
泰山之大,在于包容渺小的土石;江海之深,在于收拢所有的溪流。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范仲淹家书
一辈子的评价,应当从大节中显示出来,不必私下谈论是非曲直,以免因求取小名而招至大辱。
做事可不拘小节,但要有大义,眼光要长远,做决定要慎重。
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吕氏春秋》
用开水去浇锅中沸腾的液体,沸腾越发不能止住。
方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菜根谭》
看花要看它半开的时候,喝酒要喝到微醉的程度,这里有很美妙的趣味。如果要到花开灿烂、酒醉如泥的程度,便要进入极糟糕的地步了。
境遇顺利,志得意满的人,要想到这个道理。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
若是真的对某事物有所认知,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了。产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时,“行”就已经开始了。
知行合一方为真知。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
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华严经》
不论想做什么事情,都要先从最基本的做起。
欲为诸佛自在定王,先做众生忠诚老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
超越于形体之上的,叫做“道”;居于形体层面的叫做“器”;两者的作用导致事物交感化育,互为裁节,叫做“变”;顺沿变化而推广,叫做“通”;
用所做的事情施惠于天下民众,就叫做事业。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
一件事情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就不要去操持其他的事情;一物未弄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记。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泰戈尔诗选》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警世通言》
因为恩德而相知相交的两个人,称为知己;彼此了解心心相印的两个人,是谓知心。
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围炉夜话》
真正的成长,是能对自身有把握,对以往有洞悉,对之前有认知,并在当下和未来引以为戒。
优秀的人,往往能容人,尊重人,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修养来支撑内心,善于观察别人好的一面。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用心思考,眼看认真,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传习录》
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管子》
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博学多识但不知道反省自己,一定会出问题。
孔子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语上减少过失,行为上减少悔恨,多反省自己,慎言慎行,成事不远。
師說:孝親是福德的種子,尊師是智慧的種子。-------转载自陈伯南先生
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淮南子·说林训》
干枯的竹子能生火,但不去钻它就不会燃烧;地下藏有泉源,不去挖掘就流不出泉水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小窗幽记》
在平安无事时,要有所预防,好像随时都会发生事情一般,才能消弭意外发生的变化。在发生危机时,要保持镇定的态度,好像没有发生事情一样,才能化险为夷。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
一件事情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就不要去操持其他的事情;一物未弄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记。
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围炉夜话》
真正的成长,是能对自身有把握,对以往有洞悉,对之前有认知,并在当下和未来引以为戒。
优秀的人,往往能容人,尊重人,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修养来支撑内心,善于观察别人好的一面。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传习录》
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高地变成山谷,深谷成为山陵,常用以形容世事巨变。
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世事易多变。也喻意着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弘扬振奋有抱负之人的志气,不应随便看轻自己。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
正确估量自身的能力,就会很少招致祸端,成败取决于自己,难道在于别人吗?
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左宗棠
谨慎交友,踏实用功。坚守初衷,戒浮戒躁。
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淮南子·说林训》
干枯的竹子能生火,但不去钻它就不会燃烧;地下藏有泉源,不去挖掘就流不出泉水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
上,最高的。善,高明的方法和行为。
圣人治理天下,最高明的治理方法,应该像水一样。最高明的治理方法,就像水一样,能够通利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人喜高而恶下,水相反,舍高而就下。不以人之好恶而能够循行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故几近于道也。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道德经》.老子
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只有不争不抢,才能真正无忧无虑。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老子
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春秋.老子
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的才叫强者。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墨子》
所以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在枝末的繁盛上下功夫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言思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曾子》
君子用思虑战胜血气冲动,先思考而后行动,先讨论而后践行,既然践行就一定要想到此事可以对人说,既然对人说了就一定要想到此语能够兑现,既然兑现就一定要想到没有后悔之言,这样做可以说是慎重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的才叫强者。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王阳明家训
能够有毅力屈在人下,是有远大志向的人;能够容的了人,则成大气候。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小窗幽记》
想要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也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言必信 ,行必果。---《论语》
说出的话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道德经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从好事中看到危机,就能够居安思危,及时处理危机。从坏事中看到机遇和希望,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甚至反败为胜。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
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一般来说,计划在还没实现之前,说出来会产生违缘,故不宜泄露。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
圣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有棱边,却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坦率但不过分放肆。"光而不耀"即光明而不耀眼。
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小儿语》
一切言语行动,都要从容安详;多数的差错,都只是因为忙乱慌张。
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呻吟语》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
不沉迷过去,不忧念未来,无不快惋惜之挂心,时机合适就行动,事物来了就应对,事情发生了就处理。这样什么是治,什么是乱,什么要肯定,什么要否定,就一清二楚了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小窗幽记》
兴奋时说的话,常因随便许诺做不到而难守信用;愤怒时说的话,往往有失体统。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曾国藩
做事情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不如三思而后行;做的方便快捷,不如恰当得体;意气用事的后果一定不如心平气和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小儿语》
一切言语行动,都要从容安详;多数的差错,都只是因为忙乱慌张。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
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拿别人来当镜子。用水当镜子可以看到的是容貌,用人当镜子则可以知道吉凶对错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春秋
求学要每天积累学问,修道却要每天减少;不断减少,以至于无为。
简化人生的“节目单”,把那些冗余的欲望减去,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目标更加清晰,如此才能轻装简从不断前行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良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六祖坛经》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
生产财富也有主要原则:生产的人多而消费的人少;做事情的人积极而使用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一直会很充盈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韩非子》
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汉书》
和睦会带来吉祥,不和谐的氛围则招致灾祸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
不沉迷过去,不忧念未来,无不快惋惜之挂心,时机合适就行动,事物来了就应对,事情发生了就处理。这样什么是治,什么是乱,什么要肯定,什么要否定,就一清二楚了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曾国藩
位高权重的人往往是左边挂着任命书和奖状,而右边也有上告他的谤书,这人生是变幻莫测的,有许多风险,起起落落像加减乘除的算数。做人还是要像屠羊说那样谨慎谦让,人间万事就像浮云,会在空中飘散,名利也一样都是空的。
“屠羊说”是《庄子》书中的人物,一个卖羊肉的屠户,也是一位道家的隐士,帮助楚昭王平定天下,楚昭王要封赏他,他不要,只愿重操旧业。
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文子•符言》
听一句正确的话,胜过得千军万马。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困学纪闻》
学习的人多如牛毛,而有成就的人却极少。
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吴山图记》
贤能之人所到达的地方,不仅会使得那里的人们不忘记他,他也不会忘记那里的人们。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庄子·人间世》
事物开始时看起来简单不起眼,但经过发展变化会产生巨大影响。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黄帝内经》
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
事若求全何所乐。---《红楼梦》
处事样样都苛求圆满齐全,哪里还会有快乐的时候。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小窗幽记》
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情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曾国藩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
得到人民的心,就能得到整个国家;丧失民众的心,就会丧失整个国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我们的信念才是创造我们外在世界的根源,只要你有某些不好的感觉,你的每一个感觉都会创造信念。
只要那个种子等到外面的时机成熟,你的外在一定会发生一些事情。
别人只是一面镜子,他只是把你内在过往古老的情绪勾起来了
没有人可以让你心碎,除非你把自己的心打碎,没有人可以让你有任何情绪,除非你早就有那些情绪!
精神世界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内心才会获得满足?
只有把人生定位在修炼自己的时候,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满足。
就是把人生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当作一场修炼;
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照见自己,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修炼得更好!
不断地觉融,勇敢地让自己和环境做出接触。
随着你不断放下过去,有一天你会慢慢消融你和世界的界限感。
事实上很多人在真正疗愈,放下生命中的伤痛之后的感觉就是,做了一场梦,从梦中醒来了。
这个梦的过程很精彩,很有能量,在过程中可能会觉得受不了。醒来之后,真正知道了自己是谁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文子》
为人智谋上圆滑,懂得随机应变不拘一格,但行为上要端正正直,心胸坦荡;
做事情的时候,胆子要大,勇敢挑战,但是行动起来的时候心要细,计划要周密,实行稳妥。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王阳明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
太过刚硬就容易折损,人太过明察秋毫,就不会有人跟随。
刚柔相济,容人之短。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见到良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人只有在至诚的状态才能明白什么是天命,拥有立足于天下的本领。
诚信、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朱熹
不要轻易谈论别人的长短,不可到处炫耀自己的长处。
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子》
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孙子兵法》
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才能促使人不断努力奋进。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
诚孝之心,须有深爱做根。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菜根谭》
喜欢明察秋毫并非真正的聪明,该察的察,可不察的不追究,是真正的聪明;
每战必胜不一定是真正的勇敢,那些能胜的能不胜,才是真正的勇士。
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左传》
估量自身的力量而去实行,观察并掌握时机而采取行动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欣然忘食
人生之大病,只在一“傲”字。——王阳明
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孙子兵法》
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在合适的时机收手,会有收获。
不忮不求,与物浮沉。---苏洵《辨奸论》
不嫉妒,不妄求,只是顺其自然。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小窗幽记》
对人对事不能忍受麻烦,是最大的缺点。对任何事情都能抱着宁可吃亏的态度,便是为人处事最好的方法。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朱子语类》
求学首要的是树立志向。志向梳理后,学问则按其依次努力。若自己的志向不够坚定,终将难成事业。
常快活便是功夫。---《传习录》
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就是功夫。心是快活之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