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过后,原本热闹喧嚣的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村庄的道路不再拥堵,陌生或是熟悉的面孔又一一外出。
现在所有的亲戚关系几乎都是靠着上一代人的关系在维系着,而在我们年轻的这一代人身上,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朋友说他去亲戚家,看见满屋子的人,居然认不出几个。我也有同样经历,去亲戚家,可是连门都忘记了。
前段时间看到有位博士生回家过年这样写到:“我一直在外读书和工作,一年最多在过年时见一次,平均下来每年还没有一次,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家。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也许是走的太远,回家时间太短,儿时的小伙伴们渐渐地疏远,村里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能一起玩的朋友越来越少。腊月回家,站在家门口,回家过年的人路过,一一打个招呼寒暄几句,都是这么几句话:问:什么时候回来的?答:前几天。问:什么时候走?答:过几天。问:现在在哪儿工作?答:XX省。问:工资待遇怎么样?答:还行......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东拉西扯的聊着。聊完走人,然后我又来一句:妈,刚才那个人是谁呀?以前村里的近300口人可是都认识的,都能叫得上名字,或是称呼,可现在路上碰见村里熟悉的面孔,愣是叫不出名字,只好装作不认识擦肩而过。没到过年,也是年轻人相亲找对象的时候。小学同学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四五年级了,初高中的同学的孩子已经会打酱油了,只有大学毕业的一群小伙伴们还在相亲,还在为车房彩礼钱在努力。村里们现在结婚,彩礼钱一般都要五六万了,房屋几乎每家都建的不错,但是还得再买一辆车,这些几乎是结婚的基本条件了。车三五万的有,十几万的也有,管会不会开,经常不经常开,有没有买车的必要性,总之别人有,我也要有的这种心态造成了村里大拥堵,村口前面的那条路车祸不断,近几年村里或周边村子已经有十几个人死于车祸。村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屋子装修的越来越豪华,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都想把户口牵出去当个城里人,现在好多人想牵回来当个农村人。与城里人相比,农村人现在也越来越幸福,和城里人相比,不差什么,一年靠土地也能挣不少钱,而且也没有在城市工作那么多的压力,三五年的资本累积,他们在县城买上一套房,好一点的六七年的收入可以在城市买一套房,而且都是一次付清。
都上班走了,过几天我也要走了。对于家或是乡愁的概念越来越淡,但对于父母的爱与思念永远不变。还是那句话:走了好远,见了好多,吃过不少,外面也很美好,但家永远是最好的,妈妈做的饭才最好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