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413100/0e78434c07ab74c4.jpg)
东野圭吾的小说,看过的多是长篇,没想到最近翻阅的这部短篇集《第十年的情人节》,也给我带来非常多的惊喜。
短篇小说一直比长篇小说更考验作家的笔力,需要在短短的篇幅里实现故事完整,逻辑自洽,还要实现终极反转,这无疑都需要功力,东野圭吾很好得实现了以上三点,更超脱于这三点,对于人性的把控,剧情的编排,更是炉火纯青,看完之后,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只是,书本并不是毫无缺点,这是短篇推理小说的弊端,故事简短干练后,有的地方就没办法解释完整,只能靠读者脑补。
同时,更让我感觉遗憾的是,东野圭吾作为男性作家,没办法真正深切得感受女性困局,所以在女性刻画上写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可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13100/4879792def0e5c62.jpg)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感,如果有反对意见的,也欢迎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这部短篇集里,不仅仅只有推理,比如神社中,镇长遇袭事件的《正月的决心》,女子破案十年不晚的《第十年的情人节》,也有对女儿嫁人而心慌不已的老父亲,《今夜一个人过女儿节》,还有警察破案的《为你的眼眸干杯》,等等,精彩的九个短篇故事,带我们领略不一样的东野圭吾。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13100/51e25680673bc050.jpg)
有对人性卑劣的反思,和老年人困境的悲悯,勇敢生活,承担责任的达之夫妇,兢兢业业,努力工作送孩子上学、就业,到老来欠了一屁股债,老俩口不想给孩子带来负担,决心正月去家附近神社祭拜完本地的守护神,就喝药赴死。
这无疑不让人联想到日本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普通民众努力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却无法善终;混得好的如毫无责任感,摸鱼摆烂的警察署长,互打嘴炮的教育部长和被神社挂钟砸了脑袋的镇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阶层固化,阶级矛盾,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普通人觉醒的过程,就在故事的最后,达之和妻子决定,也如那些无赖一样活着,更随便,更随心,更厚颜无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13100/bac56e2a338e927a.jpg)
关于女性的困境,除了结婚就是生育了,恰巧这本短篇集都有收录。
比如《今夜一个人过女儿节》,老父亲担心独生女儿远嫁他方会被欺负,他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因为他的母亲就曾苛待他的妻子,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妻子,没有努力去缓解婆媳关系,而妻子一直以来都逆来顺受,唯一的反抗是在他们的女儿出生后,把庆祝女儿节的人偶摆放错误的顺序而已,说这是她对婆婆无声的反抗。
我是不懂日本人的脑回路了,是说日本女性能够苦中作乐,能够自己在痛苦里找糖吃,是能够处理好一切事情,消化掉一切压力,照顾所有人的情绪,做默默无闻付出的那个?然后老父亲就释怀了,不再担心女儿远嫁会受委屈了,因为她继承了她母亲,她都能做好的。因为这都是她活该的。
我突然很谢谢东野圭吾啊,持续把我的恐婚恐育值拉满,在《出租宝贝》里,用后文明时代做背景,丧偶式育儿也持续到了那时候?我真是想吐槽都不知道从哪里吐起,最后揭晓真相,丈夫和孩子都是租来的,只是女性想要尝试一下有孩子是种什么体验,哦,那没事了,不过还是求求东老师老老实实写推理吧!不要不务正业啦。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