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近些日子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当地人了,当然他们也越来越多的了解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习俗,他们的Berg真的是很多很杂,在我看来,他们也觉得中国的饮食很神奇,他们每餐离不了salad,离不了红酒,离不了黄油,我上次去约堡的路上,吃面包,吃饼干的时候,他们都很好奇,我没加黄油就可以把面包吃下去,我也是感到很好奇,为什么没黄油就无法下咽,估计当成润滑油了,这只能说“中国制造"的“机器"好,他们在点餐时没得选了,就是pizza,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他们的体型的变化,尤其是中年之后,他们认为中餐很健康,所以我们的体型都很完美,而我们却认为西餐更加豪华一点,国内的小胖墩也越来越多,junk food之故,看看我们的小胖墩,父母们都喜欢领孩子们去麦当劳,肯德基去,而孩子们也喜欢,我想会不会若干年后,掉转个个呢?而且国内的饭店国外开一个火一个,老外很喜欢中餐,也许是西餐太久了,腻了吧!就我的水平,我做了一次炒面,他们赞不绝口,就连炝锅,他们感觉特别香,真是的!
在国内的时候也有听到各种的抱怨,认为我们的教育有各种各样的弊病,有说活动太少的,有说只顾读死书的,有指正教改的,众说纷纭,而我们的孩子们出国之后,在acdemic方面真的是很强,也不乏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国内的体制下茁壮成长的,而对于国外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真的很惊奇于国内孩子们的运算和数学能力,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体制各有所长,因了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不一样的教育模式,也因了各自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种的差异,思维模式的构造,造就了如今的各自的文化模式,我们其实一直在前进,但这不是简单的直线,而是像我们的核氧核糖核酸的构造一样,是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既不可操之过急,亦无法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改革必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一个过程。
就像我们爬山一样,总觉得远处的要更高一点,总觉得不满足,总想更高一点,再高一点。当我们苑囿在某一处时,或想改变,或想维持现状,其实不管是哪种情形,都是极为合理的,原状,可以尽情挥洒,洋洋泼墨,改变,破旧立新,充满挑战,有道是“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样好”, 同时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历史过程! ”越来越体会到我们老祖先提到的中庸,阴阳和平衡术的玄妙所在,那恰到好处的说法和让我们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些许”,就让老外们很是捉急,他们必须要定量到克,精确到毫克,而我们的"大体上",“差不离儿"他们真的就有点“恍然",我们的“收即是放,放即是收",包涵的朴素的哲学味道让他们有好一阵的思考,圣人曾讲“吾三省乎吾身”,圣贤尚且如此,何况吾辈小子呢?
围城 围城 围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