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根据文脉,先大致介绍一下小说中的主人公。
托马斯 : 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和第一任妻子在一起生活不到两年后分开,有一个儿子,法院判给了母亲;
他明白自己天生不是能在一个女性身边过日子的人,渴望女性,又恐惧随之而来的责任。
奉行“性友谊”,坚持“三”的原则,并且,不允许任何女人拎着箱子住到他的家里去。
特蕾莎 :一名乡下酒馆的女招待,
从小生活坎坷,爱看书,阅读了很多经典文学,常拿着《安娜·卡列尼娜》。
萨比娜 :一个知名的画家,
托马斯的情人,理解托马斯的“性友谊”。
04 强者的同情中是不是暗含着爱?
前两节用哲学呓语似的笔触铺垫之后,小说的节奏推进加快。
托马斯这样一个不允许任何女人住到他家里去的人,竟然接纳了特蕾莎在他家里待了整整一个星期。
只因,“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着河水漂来的孩子。”
关于顺着河水漂来的孩子,《旧约》中如此说到:
约瑟死后,埃及法老对犹太人大量聚居在埃及,抢占埃及人的资源很是不满.
因此决定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管控,统统沦为奴隶去做苦役,并且限制犹太人的出生率。
杀掉新生的男孩,以此逐步稀释掉犹太人的基因,让他们慢慢灭种。
有一天,一对犹太夫妇刚生下自己的第三个孩子,是个男孩儿。
男孩儿母亲不忍自己的孩子被杀,她发现法老宠爱的女儿常在河边游玩,法老的女儿是埃及的公主,又善良又温柔,母亲便将男孩儿放在篮子里顺着河流漂下,希望能被法老的女儿收养。
男孩儿非常幸运,最终被善良的公主收养,在宫中长大,过着王子一样的生活。
这个男孩儿,就是著名的摩西。
公元前14世纪,摩西带着四十多万被压迫的犹太人,不远万里跋涉,从埃及出发,朝着他们的应许之地迦南进发,回到他们曾经美丽的家园。
这就是后来的《出埃及记》。
此时此刻,托马斯把特蕾莎想像成顺着河水漂来的孩子,对弱者的同情就像公主当时救起摩西一样,有着不可抗拒性。
而同情一个人,意味着处境比TA好。
出于同情爱一个人,也并非真正的爱。
但我们要清楚,
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一个简单的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爱,始于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开始诗化的那一刻。
不允许任何女人住在他家里的托马斯,让特蕾莎在他家里住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不是单纯的同情就能做到。
爱意已经在无意识中萌发,只不过此时的托马斯并没意识到。
更何况,顺着河水漂下来的那个孩子,是先知摩西。
后续特蕾莎带给托马斯极大的震动、托马斯发生的转变,都在此时埋下了伏笔。
05 跨越阶层的爱
那么特蕾莎呢?
来自底层、生活坎坷的特蕾莎对托马斯无疑有着依恋,但同时还有着深深的不安,她夜里总会做噩梦。
“你不断给我们大家下令。又喊又叫。要大家边走边唱,还要不断下跪。如果哪个女人没跪,你朝她就是一枪,她一命呜呼跌进游泳池里”
梦里的她无力又恐惧,爱看书的她,常常拿着《安娜·卡列尼娜》的她,一直都想做一名特别的女性,非常想脱离原来自己所属的混杂生活。
但是,尽管托马斯接纳了她,和她结了婚,却并没有真正把她当做一个特别的人,也没有真正认出她来。
托马斯就像梦里那个拿枪的男人,把她和别的女人混在一起,命令她们一起走,谁不听话就打死谁。
她知道萨比娜是托马斯的情人,但也正因如此,在和托马斯的关系中,她找不到生命的落点。
尽管对托马斯很是依恋,生活阶层的转变也让她欣喜,但她感受到的爱,忽上忽下、似在非在,这也让她对托马斯的爱变得格外艰涩而又沉重。
因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简单的共在,而是看到对方是唯一特别的那个人,是排他,是彼此相认。
特蕾莎想要的,不是外在的安定和物质生活的保障,也并不像其他通过婚姻跨越阶层的女性那样,进入婚姻后就安于稳态,像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
她坚信自己的生命是特别的,她想要实现的人生和她想要的爱情,都是其内在精神的体现。
可是,此时的托马斯并没有感受到,也没有认出她来。
06
每个人活着,都有一个身份问题。
任何情感都不仅仅是纯粹精神化的浪漫或者痛恨。
从上层的角度往下看,是俯瞰,看不到阶级差距。
看到的都是分工,是井然有序,是理所当然,都是在为自己提供服务。
从下层的角度往上看,是仰望,看到的不是分工,而是阶级差距。
在艰苦的劳动中仰着脸看那些上流社会,会有愤怒,有不满。
托马斯和特蕾莎,爱情让他们本能地靠近,激情也让他们跨越了阶级障碍,但两人之间依旧存在着莫大的距离。
他俩看似很轻松地走到了一起,但背后的沉重已经外化为了特蕾莎的不安。
而托马斯并没有意识到特蕾莎的这份不安定感,他甚至不能理解,这无疑为两人的关系,披上了更厚一层的“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