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拯救者)和身处三角关系,夹在忠厚老实(她认为是无趣)的丈夫和热情的爱人之间的妇女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如果你已经对丈夫没有任何感觉了,那为什么不离开他呢?
妇人:我不能这么做。我不能让我们的家庭破碎——这样会伤害到我们的孩子!
你:那你为什么不留下来,想办法挽回跟丈夫之间的感情呢?
妇人:我已经试了好多年了,一点用都没有。他根本不想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
你:这样听起来,你的婚姻好像是没救了。那你为什么不寻求和平的离婚方法呢?
妇人:可是我害怕自己一个人出去闯荡——尤其现在失业率又那么高。我的新丈夫赚的钱又不够养家,我必须出去工作,可是我又没有一技之长。
你:那你只好留下来了。
妇人:可是我实在是没办法留下来啊!他实在是太无趣了……而且一点也不关心我的需求!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总是我在尽心尽力,他却什么也不做!
你:那你还是投向你爱的男人比较好。
妇人:但是我也不确定跟他在一起能幸福快乐。我的意思是,我爱这个男人,我想我爱他。他是个上班族,可是他想当艺术家。如果他决定辞职,那么他要怎么养我和孩子呢?而且,我也不知道他要不要小孩。
你:听起来你好像对这个男人也没有多少信心。也许你还是留下来,想办法维持现在的婚姻比较好。
妇人:我很想,可是我不能!
你:那就离开吧。
妇人:我很想,可是我不能!
你:我放弃!
“左右为难”是不是人类自我的一项很伟大的发明呢?这是耽搁你生命的最有效的工具了,而且这种耽搁既没有益处又令人沮丧。左右为难的情形,往往会把简单的选择变成峰回路转的戏剧情节,这样当事人就会分心,而看不出这种情形所造成的真正影响。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呢?影响就是让你无法追求真理。又是什么让这种影响日渐扩大呢?是你对真理的恐惧。
从上例可以看出,让这位妇女无法做出正确决定的就是她的恐惧。基本上所有的恐惧都是害怕会失去某些东西,这位妇女也是一样。她怕的是失去她所熟悉的,给她安全感和安慰的事物。她害怕对丈夫付出无条件的爱,因为这样她所熟悉的“受害者监牢”的墙壁将不复存在。她也害怕结束婚姻,并因而失去令人安心的可以预测的稳定家庭。她害怕一个人过日子,因为这样会剥夺她所认同的自我形象——即使这个形象是一个受惊的、没有安全感的、没有长处的女人。左右为难的情形会让受害者更深信自己是受害者,也让其他人都害怕在生命中有所进展。
要突破左右为难的困境其实很简单。首先,要选择真理。还有就是要愿意接受两个选择中的任何一个,或是两个都不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两难的境地往往会让你相信你就只有两个选择,再也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但如果你愿意两个都不选,而且决心追求真理,你就可以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发现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理论中,我把真理定义为能为每个人带来最好的解决方式的事物。在上例中,与其让孩子感觉父母为了他们牺牲自己的幸福,离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不让孩子们生活中谎言中反而比较好。也许离婚对丈夫也比较好,因为在他吸取了教训,知道自己的错误会对亲密关系造成多大的伤害之后,他可以重新开始。而如果这位妇女能够面对自己在工作能力上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她可以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真正的能力,这对她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又或许,对大家都好的选择是,她留下来,并且接受她丈夫现在的样子,而不是期望他改变。这样她的孩子也会有个好榜样,了解到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什么。她和丈夫也将得到机会,去了解如何爱如何让亲密关系起死回生。她的情人也将有机会和一个未婚女人去发展一段可以开花结果的亲密关系。
事实是,除了那位妇女之外,没有人知道怎样做对她、她的家庭以及她的情人才是最好的。答案就在她心中,可她听不到灵魂给她的信息,因为恐惧扰乱了她的思想。如果她愿意在两个选择中任选一个,或都不选的话,她就能得到平静,平息恐惧,并听到自己心里的声音。两难的境地会让人既排拒现有的选择,同时又不肯放弃它们。这也就是让你陷入困境的原因。
在两难的时候,如果你能不把自己当做悲剧的主角,并且表达决心,像这样说:“我愿意接受这两个选择中的任意一个,或都不选。我最想要的东西就是真理。”那么只要你是诚心的,你就能自然地了解到下一步该怎么做。也许那位妇女会离开,也许她会留下。也许她会决定跟丈夫分房睡一段时间,也许她会和丈夫分居,或重新开始和他约会。不论如何,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她的心引导她去做的事,不管造成多大的骚动,都将会为每个人带来好的影响。
如果你真的想要真理,真理就会自己找上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