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必告”很有必要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些规范放在现在,依然有它的实用价值,这是我的切身体验。
昨天中午哄小宝午休后,交代小宝爷看着她,我有事出去。
因为大家都在午休,母亲还发出轻微的呼噜声,我就悄悄地拉门离开,也忽略应该告诉小宝爷一句话,让他们对母亲说说我的去向,几个小时未归,竟然引起了母亲的误会,伤心地对婆婆说了她的猜想。
我觉得形容老人那句“老小老小”的话非常恰切。她竟然猜想我是瞒着她去我小姑家了,肯定是小姑已经病情加重,不治西行,我不告诉她,瞒着她去为小姑奔丧。她问小宝:“你奶奶干啥去了?”小宝也不知道,但小宝信口给她的曾祖母来了一句“我奶奶给我买奶粉去了。”小宝随意的猜测,随意地回答,母亲竟然觉得是我们商量好的不告诉她,更让母亲起疑心,她想我上礼拜才买的奶粉,小宝就那么快的喝光了,不可能的,越想越感到是我小姑有了不测。钻进意设的假局里,难过地给婆婆说:“我就剩下这一个妹子了,人走了都不给她报丧,娃也瞒着她。”
的确,小姑我母亲姊妹俩已经有四年没有见过面了,视频电话倒是同过几次。小姑病了好几年了,无法出门来不了看望母亲,母亲这几年也是频繁地来去医院治疗,去年一年住院了五次,今年住了四次大医院,做了支架手术,白内障手术都不在住院之内的,所以尽管两人距离不是很远,但都没法实现坐在一起拉拉家常的愿望。在这初冬的日子里,她自己担心她妹妹的健康,便捕风作影地认为我不告诉她出去办事的事,就是想隐瞒什么。
真是,“小题大做”了,小宝爷打电话时,我不在意地对他说,你告诉妈我的行踪就行了,他说:“妈不相信。”
回到家来,婆婆赶忙说,快给你妈解释解释。我说,我出去时,你们都睡觉了,我门都是轻轻地开闭,怕影响你们休息,就这么一个小事,还闹得不开心,你们也太多心了。
不告而别,一是见她们休息,二是我觉得没必要事事都对她们通气,却引起她们的担心,或者是多心。由此可见,无论你多么长了年岁,有老人在,你就是孩子,就得有孩子的样,“出必告,反必面”不只是针对未成年人而言,只要你还幸福地生活在老娘老爸的身边,就需要有个做好孩子的规范,哪怕是有所隐瞒的哄哄老人,除非,你不想孝敬父母,那就还则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