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自己能干嘛,总觉得自己天天在浪费时间,现在发现了每日直播还是挺好玩的。我自己也不干嘛,就是没事打开我的摄像头直播我每天的学习情况。任何人都有懒惰的时候,现在我就把我的“懒惰”暴露在大家眼皮底下。然后下意识就觉得有人在监督你。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毕竟也没有人骂你,有人来看你更好,没人就算了,也没有特别强求什么。最后还能让自己的时间充实起来,大家也可以去试试,蛮有意思的。
好了下面进入正经的话题。这次我要说的是关于阅读的另一个更高级别的阅读方法。
之前提到,对于幼少儿的阅读,首先要知道,孩子是i必须有理解的输入。接着孩子要知道这本书或者这个故事都提到了什么,让孩子知道这本书发生了什么,事按照什么顺序发生的。想要看的朋友们可以i看看我其他的内容。这次孩子知道大概内容之后,孩子要开始探讨更深层次的内容——作者的意图。
不同的作者在表达同一个意图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或是理论,或是例子,或是数据等。所以在孩子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尝试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这个意图不限于阅读同一主题的书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书籍会提到很多引用,此时让孩子去阅读此类书籍,孩子会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了解地更深)。
那么,孩子如何把握作者的意图呢?
在上一阶段的时候,孩子已经做完了整本书或者书的章节或故事段落的主要内容概括和总结。此时就可以将这一部分的层面提出来,然后将其找到共同的点去进行分析。然后就可以得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图。例如:小明今天早上起来去学校,小明到达学校,上课下课,玩耍。小明放学回家完成学校的作业。这些可以当作是每段的主要内容而列出来的。所以可以得到:小明的上学的日常。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这里的文字比较少,只是一些简练的句子给到大家,不好分析。因为能做到作者意图的内容一般不是这么简短的内容,具体的内容要具体分析)可以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什么有关。
明确的分析思路就来了:得到分段的内容,找到固定的点,然后得出整体的概念。这就是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意图出来以后,就要再加上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因为作者在表达的时候不是单一的表达,要知道,作者和读者是相互的,所以在了解到作者的意图的时候,孩子也要把自己的观点罗列出来进行对比。不过我建议的还是:先让孩子把自己的观点罗列出来以后再去分析作者的意图。不然很容易被作者的意图框住。当然这里如果可以的话,进行一个阅前的猜测会更好(例如通过书的封面,作者的风格etc来推断,这本书讲了什么)。读前的设想和读后的总结,放进表格去对比分析,孩子的逻辑表达和思维发散会有更好。
这些方法不单单适合孩子,其实也很适合我们成年人。现在短视频的发展让人沉迷于“快速”信息,不经大脑思考就可理解的信息。所以在阅读书籍的时候难免就会出现不知道这讲了什么的感觉。有时候,静下心来做一个深度思考,可能更是我们大脑需要的。
多动脑,不然脑袋会生锈,这是真的。
爱自己,爱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