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大蛇
继10月10日爱奇艺公布9月份“爱奇艺网络大电影票房榜”之后,优酷也于10月15日公布了“优酷网络院线2018年9月份分账榜”,无疑,9月份的网络电影的票房的冠军是《大蛇》。这部影片的票房成为第三季度网络电影票房冠军,同时也成为杀出玄幻动作题材包围圈的一匹黑马。
先说电影的内容,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意,几个新编剧草草照着灾难冒险片《狂蟒之灾2》抄了一番,影片的主角的目的都是为了去寻找一种神奇的花血兰,只不过本片的血兰更神奇,可以产生一种“阁“元素(什么鬼?)。开场日本鬼子在森林里奔跑被大蛇吃了,搞得我一度以为是要抗日了,结果这个片头跟内容基本上没什么鸟关系,大概就是为了告诉观众:掏钱吧哥们,我正片儿里边有条蛇好大的,比特么龙还要大,看不看,看就赶紧掏钱别特么废话。
然后男主出现了,被炒了鱿鱼只能惨兮兮回家照顾生病的女儿,接着老板齐腾出现了,一番利诱威逼(注意顺序不是威逼利诱)男主角被说服参与齐老板的计划去寻找血兰,然后齐老板就莫名其妙地带上了佣兵团,为什么要雇佣兵团?编剧没有说,导演也没有补个刀,估计是忙着演那个要临阵逃脱被一枪打死的酱油甲的戏去了。然后一帮人莫名其妙上了一艘不知从哪儿出来的莫名其妙的破船去往一个不知道目的地的地方,开始了扯淡之旅。
接着没多久就在河上遇见了飞鱼各种厉害,然后一帮人和飞鱼战斗,最后人死了一半,这时候女二对男主似乎有那么一丁点儿意思了,但也没有进一步交代。接着靠岸开始修船了,齐老板急着找花于是带着团队匆匆上路只留下老板和几个船工一个年轻姑娘修船。接着一帮人在路上就开始各种被大蛇的配偶母大蛇吃了,还有一种奇怪的食人花。还有一中牛逼的道具:会爆炸的果子(估计是NCKF_208星系的某个外星人驾着UFO光临地球给留下的稀有种子,很科幻,碉堡了的样子,PS:“阁”元素也很神奇我搞了半天没搞懂)。接着一群人就弄死了母大蛇带着它守护的蛇卵也一并打碎了,结果他们的行为激怒了大蛇,大蛇开始追赶他们。
冒险团终于到了兰花结果的地方,大蛇出现了,然后双方开始战斗。佣兵团团长高举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旗帜,牺牲自我保护人民拿着手榴弹要和大蛇同归于尽,然而他白死了,受伤的大蛇被激怒了狂追剩余的人,接着又各种死,最后只剩男女主角、胖子地理专家和那个年轻姑娘了。男主角为了挽救众人独自引开大蛇跑到爆炸果跟前准备引爆果子炸死大蛇,然而他功亏一篑。这时,女二出现了,大义舍身把自己和大蛇一起炸死,男主角得救了,于是把果子送给女一做研究自己开始找工作。至于和女一在患难之中建立起来的真情?额,我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可能编剧和导演是现实主义作者:把又穷又没工作还带着一个生病的女儿这样拖油瓶的男主直接给PASS掉了。他们告诉观众一个道理:没车没房没存款居然还没工作居然想泡妞儿?想太多了,赶紧,滚吧!
这部网络电影跟之前许多炮灰网络电影的剧本没什么太大区别,都是一个烂本子,导演林珍钊调度能力也乏善可陈,和几年之前拍微电影时相比,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唯一的亮点是:放在网络电影的片群中做横向对比,特效做的还算不错。
但,就是这部电影,成了2018年9月份的网络电影票房冠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下来很快会涌现大量的灾难片和冒险片,可能,会成为网络电影行业的另外一个票房利器的大类型。
不是下半场,是正经开场
自2013年诞生网络大电影以来,最早入行的知名制作人张志远完成了华丽大转身,成为大有影响力的影视行业自媒体“一起拍电影”自媒体矩阵的创始人,同时也玩起了真正的电影。
以网络电影众筹发行起家的淘梦做了一系列的爆款之后完成了几轮融资成了真正的行业大哥。而当年的大哥芭乐已经沦为边缘的配角,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和大哥有过合作的管晓杰带着他的互联网电影集团低调地赚着钱闷声发财也不管这江湖风起云涌。像彗星一样拖着尾巴在网络电影江湖闪过光的七娱乐集团做起了真正的商业电影生意,跟张志远一样玩起了大银幕。
2015年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大哥的新片场在当时的战略重心上偏向短视频,主管网络电影发行的陈坛黯然离去,自己创业做影视营销闷声发起了大财。等新片场回身再做的时候只能望着大哥的背影叹息一声,只能跟着追赶;奇树有鱼的崛起很简单,挖了一波淘梦新片场以及各小有影响力的公司的专业人士,在资本的催动下,蹭蹭窜到了前三。自此,到2016年末基本形成网络内容制作宣发一体化的三大领头羊并行的局面,很像今天的视频网站的格局:第一梯队是三位大哥,优爱腾(排名不分先后)。
10月11日,芒果TV在京举办网络电影合作大会,发布“超芒计划”。在目前被影视人称为行业“寒冬“的大环境下,算是一颗不错的定心丸。至此,基本上网络电影的播出平台的基本格局基本就定下了,优爱腾第一梯队,搜狐二线,芒果入场新兵。其他各家网络电影基本都死的差不多了,为什么这么说:人员不稳定,对账结算都是个大问题。
网络电影的江湖在经历2017年的洗牌之后,杂牌军基本淘汰的差不多了。剩余的还在活跃的公司基本上都能看到他们出片的频次。从内容提供方的行业格局稳定和三大视频平台在视频平台圈的话语权的完全建立,网络电影这个行业才算是真正的开场,之前的行业兼并、资本入场、抓流量抓观众拼题材等等这些不过都是开胃菜,是正式比赛的热身赛罢了。(当然,也有媒体认为上半场已结束,但本人不敢苟同)
开场之后,上半场拼什么?
这几日,国际著名导演贾樟柯先生创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简称PYIFF)如火如荼的举行,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到场大咖明星阵容远超同期举办的国家队野鸡电影节——“丝路国际电影节”。(虽然丝路请了成龙大哥,然并卵)PYIFF当中设立了由爱奇艺联合主办的Netflix(奈飞)网大导演X爱奇艺票房冠军对话的“中外网络电影创作者对谈——欲望与现实”。
无疑,这次的对话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以此可以看出爱奇艺对于网络电影的野心——比肩院线比肩国际继续做引导者。虽然很早我们就看到了,爱奇艺一直坚持称网络电影为“网络大电影”,虽然“网大”这个名词诞生于爱奇艺,但我并不认同,这是不自信的表现,电影就是电影没有什么大小之分,要么是电影要么就别的玩意儿。就像很多做综艺的人要做“大电影”一样,这是根源上的不自信。但是这一次的爱奇艺官宣再没有抛出“网络大电影”这个名词,而是用了网络电影,也算是从以往的咬文嚼字的态度上的一次关于自信的提升。
Netflix的网络电影的质量达到什么程度?各位查查Netflix和戛纳掐架的新闻就可以知道,Netflix的网络电影能进入世界电影艺术的最高殿堂——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那我们的网络电影呢?连个野鸡电影节都进不去,比如丝路国际电影节,网络电影节除外。
爱奇艺做这样的活动的目的不难猜,想真正让电影江湖关注网络电影这个细分领域,想让如今的内容提供方向国外的同行学习,努力提高网络电影的制作水准。成效必然会有,在未来的几年必然会看到这样欣喜的结果——网络电影制作水准整体大幅度提高。但我觉得提升依然很有限,为什么?网络电影江湖的基础太过薄弱,如果说有水准很高的片子出来那么也必然是外来的和尚念的经,比如可能是某部电影节的参展影片不想发院线而走网络。
我之所以如此悲观,不用举太远的例子,就拿本文开篇所论的网络电影《大蛇》来说:剧本不行,导演拍的太着急,质量实在是难以恭维。和之前的几年产生的众多网络电影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唯一不一样的是,制作费提升了好多倍。
对于平台来说:有内容能拉新;对于制作方来讲,这是个成功的案例,后面的拍摄计划不会存在缺钱的问题;对于出品方来讲,嗯,赚钱了,可以继续和投资人讲故事了。但是对于观众来讲,妈的,又被骗了,网大什么时候能质量好点?
这大概也是平台头痛的一个问题,所以平台成立了自制团队,但即便平台自制的网络电影也有一部分依然是不合格的产品。虽然有很多人强调网络电影不能和电影比,我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谬误。我只想说:电影就是电影,网络只是载体,这个载体和大荧幕没有什么区别。这一点优酷在定义上做的很好——网络院线。(这点也能看出优酷对网络院线的野望)所以要做网络电影,首先要从从业心理上把它来看做真正的电影,要按照真正的电影去做。
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好剧本。剧本作为一剧之本,如果连故事都没讲清楚那就太失败了,一个失败的剧本,怎么能拍成一个好东西给观众看?根子就是个烂东西,观众能不骂你吗?所以,各制作方,花点儿钱给编剧吧,不要再拿出三两万打发编剧,也不要找一大堆没创意没想法的坐班编剧坐在公司里攒着段子拼凑了。找个真正像样的编剧写点儿好东西出来吧。
第三,把不会看剧本的制片人都送去学习,让他们好好学学剧作基础知识,最起码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好剧本什么是烂剧本。包括网络电影三大领头羊的内部我也见过有看不懂剧本胡乱说的制片人,同样的剧本,拿到爱奇艺和淘梦的反馈和那位的反馈完全不一样,显然爱奇艺内容评估小组和淘梦的团队更专业些。
第四,尽量别用那些一无所知的人当导演。你们可以用编剧做导演因为他懂剧本可以把故事讲清楚;可以用摄影师做导演因为懂摄影不会拍那些莫名其妙的镜头(我看过无数网大用一些莫名其妙的俯拍仰拍升降推拉和变形大特写但是内容空洞不知导演所云);可以用美术做导演画面和布景色彩漂亮,比如大名鼎鼎的项氏兄弟的美术就做的很不错;可以用演员他们懂得如何指导演员演戏。
第五,不必为了好看加没必要的特效。很多影片为了吸引观众加入大量的特效镜头,可能制片人或导演觉得很酷,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一方面特效会花掉大量的制作费用,一方面由于投资成本的限制性因素导致特效太low,太low的特效还不如不用。观众才不管你的制作成本,他们只要好看,既然做的差强人意那还不如不做。
第六,缩减不必要的摄制组人员。很多制作方为了对外宣传摆出大阵仗,剧组召集了大量的不必要人员,我见过很多组,拍戏的时候,冗余人员能达到20%,有的甚至高达70%。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制片人的不专业;二是导演的问题。至于导演为什么要用很多不必要的人,有人是为了向制作方展示自己驾驭大组的能力;有人是为了照顾人情,反正不用自己掏钱;有的纯粹是为了给同行显摆等等不一而足。若能缩减不必要的人员,那么省出来的钱就可以多拍几天,戏或许就更好看了。(PS:爱奇艺2016年就请到好莱坞B级片之王罗杰·科曼担任监制,还大肆宣传一番也不知道有几个人去认真了解过罗杰·科曼是怎么控制剧组成本的?)
第七,沉下心来,好好打磨团队。这个很重要,只有从出品人到场务大家内心都不浮躁了,电影看起来才会有沉稳的气质,才不会像《大蛇》那样让人看得心浮气躁。
最后,希望各方都能打好上半场。做出既有高票房又能让观众喜爱好评如潮的网络电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