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的扶贫故事二】用信念在“南老山”开辟出“桃花源”

【我们的扶贫故事二】用信念在“南老山”开辟出“桃花源”

作者: 野狼微团 | 来源:发表于2019-07-13 11:57 被阅读0次

在靖边之南,有一个叫五里湾的地方,这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除了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头的黄土山峦,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峡湾,靖边人把这里称之为“南老山”,就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一群不信邪的陕北汉子们,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个属于南老山的“桃花源”。

刘喜平带领村支部在党旗下宣誓

这群陕北汉子就是靖边县农机局帮扶工作队,因为一句诺言,因为一个坚守的信念,他们在这里谱写一曲动人的扶贫之歌,这歌声飘在山河大地,飘在一方百姓的内心深处。

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的四咀村位于靖边县最南端,全村占地40.6平方公里,可供耕地6760亩,有419户1519人。2017年前,这里的村民喝的是水窖集攒下的雨水,吃的是粗加工后的杂粮,农作物主要是山地土豆,如果遇到干旱,连个化肥钱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2017年,靖边县农机局帮扶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展扶贫工作,刘喜平同志既是第一书记,又是工作队长。随后,四咀村选出了当地村民高玉荣为村党支部书记,在外打拼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张立伟当选村委会主任。

要想让一个村子真正富裕起来并且一直保持小康生活状态,村支部是否团结、是否有力、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要是连一点撞南墙的精神都没有,那我们什么都不要干了!”刘喜平在考察林下养殖项目时,对心存疑惑的村民掷地有声地说道。

小米是南部山区的小杂粮产业,如何让土生土长的传统产业变成农民致富的金牌产业,这就需要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实行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让传统产业实现从内而外的“蜕变”。

思路决定出路。这群汉子们驻村后,他们立即投身到入户走访和调研中,并配合便民中心开展有机小米的品牌认证和农机合作社的筹备工作。

“这几年苏家湾村在便民中心的支持下正在推行有机小米的示范种植,作为帮扶单位,我们在产业脱贫中也紧紧围绕便民中心的这个重点工作,要真正把一个产业做精做大。”刘喜平蛮有信心地说。

这支扶贫队伍就像为这块土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样,他们在四咀村开始了一场新的农业“产业革命”。2019年的春天,名为“阜美靖边”的有机小米成为最受欢迎的拜年礼物,它包装精美,价格走俏,一斤卖到15元还供不应求,因为“有机”二字大家把这个产品看成是来自大地母亲的天然馈赠,倍加喜爱。

刘喜平和村干部一起察看农业长势

有机小米可不是单单的加了两个字这么简单,五里湾四咀村以土地托管的方式通过合作社培育认证了1000亩“阜美靖边”有机小米,有机小米比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准更高,认证时间长,只有无污染的土地、水源、空气才能认证转换出有机农产品。四咀村村民韦兴宝一亩地收入达到5000元,比之前粗放式种植利润高出四五倍。

在这支最强村支部的带领下,村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截至2019年5月,四咀村共有农业机械11台,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新增宽幅梯田1650亩,全村进行土地托管与合作,统一地块、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为打造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现代农业种、产、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人均收入11234元。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好的团队加好的指挥员,必定能打造出最强战斗堡垒。“扶贫不是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必须依靠一支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方能攻坚克难。”刘喜平深有感触地说。

四咀村条件很艰苦,刘喜平他们刚到四咀村时,路远山陡,最关键的是村里的水硬,喝了经常腹泻拉肚子,时间久了身体根本吃不消,但是扶贫任务重,不能请假,那时刘喜平曾有撂担子不干的冲动,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刘喜平说,作为和农业打交道近20年的干部,本身就对三农工作有深厚的情愫,作为党员都是在党旗下宣誓过的,既然来扶贫,就不能失信委以重任于他们的党,不能失信期盼他们帮扶摆脱贫困的老百姓,更不能对不起生养他的这方热土。

村主任张立伟和村民在一起讨论产业发展问题

高玉荣是四咀村党支部书记,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知道农民的苦,农民的难,他说过这样一句朴素又有力量的话:“只要信念不变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咱是党员。”

回乡后被选为四咀村村主任的张立伟在工作中非常有魄力,他说:“组织相信他,村民认可他,我们四咀村在扶贫路上不会落下一个困难群众,我们讨论不仅仅是怎么样去脱贫,而是如何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一句句,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是他们的肺腑之言,行动指南。

四咀村这支最强党支部只是全县众多村党支部的一个缩影。正是在靖边大地上,有许许多多这样坚强的党支部,他们用信念和初心凝聚成了一个个不可摧毁的“钢铁长城”,带领一方百姓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via.靖边新闻中心 张妮妮 樊悦)

相关文章

  • 【我们的扶贫故事二】用信念在“南老山”开辟出“桃花源”

    在靖边之南,有一个叫五里湾的地方,这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除了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头的黄土山峦,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峡湾...

  • 重返老山背饭路的老兵

    12月24至25日,分别来自1军和11军并曾经在老山前线参战的两个老兵,重新爬上新开辟的当年的老山背饭路上...

  • Day45+7组空空一箩筐+《这些人,那些事》读书笔记

    故事一: 正老山高丽足五两。 正装老山高丽参,还足足五两重!这分明就是神明的恩赐! “老山高丽足五两”这个故事真的...

  • 特色小镇开辟扶贫新路

    特色小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在新时代的特别产物,代表了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向,在全国各地都展开了实践活动。在新型城镇化探索...

  • 皇帝的新衣

    当你盯着屏幕就陷入了沼泽,为了逃脱,我们用溢出的感性从一块块屏幕里开辟出窗口,用镜子为我们穿上皇帝的新衣,诞生出共...

  • 学带之思2

    《老山界》肖培东 学生齐读《老山界》,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红军跨越老山界。 老师:跨越能否换成其他动词? ...

  • 桃花源

    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 人人心中有个桃花源,人人都梦想去到桃花源,你找到自己的了么? 来,故事里面说故事,她来自昆...

  • 一念之间·暗恋桃花源

    一个舞台两出戏,戏里戏外人生交错,竟分不清到底是戏,还是故事。 一直以为《暗恋桃花源》是一个在桃花源发生的暗恋故事...

  • 观后感|向“做正确的事”的人们学习

    电影《南哥》是根据扶贫干部郭建南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今天公司统一安排了观看。从南哥主动请缨到荔潭村扶贫开始,到协助...

  • 混沌大学走进一撕得游学

    从2014年非包装行业的二位创始人进入,用创新的想法,拉链的模式加在纸箱上,开辟出一个包装行业中的差异。个人的观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扶贫故事二】用信念在“南老山”开辟出“桃花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vp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