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TA的一生,也决定TA的一生。家庭环境在儿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俗称“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
曾有新闻报道,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共审判过629名未成年犯罪者。
其中,80%的少年罪犯都来自父母性格粗鲁、爱与TA人争斗、动辄恐吓或打骂孩子的家庭。这组数据也说明,问题孩子往往就是问题父母的产物。
你情绪失控的样子,都进入了孩子的灵魂,成了孩子性格缺陷的推手。
01
中国式父母和拒绝沟通和情绪失控,是孩子性格缺陷的“推手”
接受孩子和自己,以及生活中的不完美,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都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如果一味隐藏事件真相,却任凭自己压抑、暴怒的情绪四处蔓延,不仅无法改变孩子,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序的伤害,让孩子成长为性格有缺陷的人。
正如弗洛伊德说,人的精神疾病与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时期造成的。
母亲在面对孩子时,不仅拒绝沟通,还情绪失控,就会让孩子特别缺爱,为了得到更多的爱,孩子会变成讨好型人格,不惜委屈求全持续满足他人,换回一点点爱,直到成年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种性格都无法改变。
02
孩子再小,也要给TA留面子
给孩子留面子的父母,就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无形中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光亮。
近日,广东揭阳榕城区某小学门口出现了让人气愤的一幕:一名男子用手指不停地戳着女孩的脑袋,疑似在责骂。 后来情绪激动,用手拍打孩子的头,并掐住女孩的后脖颈,将孩子推到一边,最后还打了她一巴掌。
大人们怒气冲冲地训斥孩子,孩子在一旁委屈地哭泣,似乎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没有人在意到,孩子被当众羞辱伤了自尊而溢出的悲伤。
许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教育,这样孩子才不会重复犯错,才能少走弯路。
但TA们不知道的是,TA们的言行举止早已化成利器,刺向孩子最薄弱的内心。
因此,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给TA留面子。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父母耐心的呵护、教育与引导,而不是用最低级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霸凌。
一次次情绪失控,会在孩子身上留下越来越深的黑洞。
教育孩子的时候,脾气说上来就上来,不会顾及旁人。 作为父母却一脸理直气壮地说:“在外面是爸爸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父母的话,让女孩无言以对,唯唯诺诺地站在那里,孩子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父母给TA留点面子。可是父母没有这样做,孩子只能感受失望和挫败。
有心理学家说,孩子3岁以后处于培养自尊和自信的关键期,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当众批评或者数落孩子,让孩子觉得颜面扫地,否则TA们会从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影响以后人格的发展。
当你认为孩子不行的时候,孩子就真的不行了。父母的面子固然重要,但不要让孩子毁在父母的面子里。
03
情绪失控的父母,影响孩子的性格
现在的父母应学会怎样和孩子说话, 怎样准确地 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 愿望, 使孩子能够及时知 道父母 “ 批评”、 “ 教育” 中所蕴含的关爱和善意, 减少由于父母 “言辞不妥” 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情绪教育” 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 使人的知识、 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 使人的情感、 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 上。 爱的训练与体察, 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
在这方面, 父母的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不可或缺, 而且 “情绪教育” 最好从幼儿时期就要开始了。
所谓情绪教育, 就是指培养孩子体验TA人情绪、 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 能力, 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 情绪教育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 也应当培养孩子感受TA人情绪、 正确表达个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 互相影响的。 俗话说: “出门看天气, 进门看脸 色。” 在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中,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周围的人。
比如, 你的领导今天心情很好, 那TA周围的员工一天的心情也会很轻松愉快, 工作效率高; 相反, 若领导不高兴, 心情很糟糕, 整天拉着个脸, 那TA周围 的人马上会紧张不安, 生怕做错事说错话。 我们成年人尚且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 更何况年幼的孩子呢? TA们还没有什么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很容易受到父母和周围其他人的情绪影响。作为家长,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就该好好运用情绪这个教育的“武器”,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尽可能地让孩子在良好的情绪氛围中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TA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大人的表情,领悟着大人的言行举止,从而渐渐明白大人对TA的各种要求。由于孩子还小,对大人的依赖性还很强,因此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如果教育得当,孩子会非常愿意听大人的话。在对孩子行使情绪教育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尽管对孩子十分疼爱,平时也尽量不要过分表露出来,而是应该很平静很自然地对待孩子,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开始变得不那么听话,总会要一些我们认为没什么用处的东西,或者做一些让我们觉得头疼的事情。如果不满足TA的要求,TA就会哭闹、发脾气,这时,大人一定要理智,千万不要乱了方寸,要想尽各种办法来处理好孩子的事情。
面对孩子发牌气、耍性子,大人千万不要动怒,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这样做根本就是徒劳,孩子反而会更加野蛮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在一边发一通脾气,过一阵子等孩子情绪渐渐平复了,再来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孩子的情绪教育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一般性的错误,大人只要表现出不高兴、不予理踩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大人一定要表现出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真的做错了,让他觉得你真的是很生气,可能会不理他了,这样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对孩子进行情绪教育时,尽量少掺杂语言教育,因为那样会冲淡情绪教育的效果,会让孩子注意不到你的情绪变化,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要对自己行使情绪教育的方法有信心,相信孩子会听话的,效果会显著的。
对孩子的言语行为表示生气时,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一个微笑或者撒娇就让你“多云转情”,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找到对付你的方法,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期望情绪教育的效果显著,家长就应该好好学习情绪教育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因材施教,找到最佳切入点,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说,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三个女儿,有一次她的小女儿做了一件很没礼貌的事情,居里夫人看到后当时没有说她,但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居里夫人都不再像过去那样跟这个小女儿亲近,反而每次看到她都露出严肃的表情。小女儿在被母亲冷落了一周之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很诚恳地向妈妈道歉。这件事之后,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成了一个懂礼貌、会做事的好孩子。由此可证明情绪教育这种无声教育的效果。
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所以,“育儿更需修养高”。我们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
04
父母的好情绪,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父母的好情绪就像涓涓细流,滋养着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强大的安全感和抵御一切困难的力量。
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整个世界的颜色。
父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给孩子人生的一笔财富。
一个成熟、快乐并人格健全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理性平和的教育态度。
别让孩子为自己的坏情绪买单,与其对孩子面目狰狞,不如放下戾气,平复自己。
好的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好的情绪,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
作者桐华说过:“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还爱面子,因为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总以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可其实上孩子比大人更敏感。
明代著名学者吕坤曾有“爱子七不责”中的第一责就是‘当众不责’。这意味着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尊重孩子。父母尊重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去尊重他人。
就像网络上流传这么一句话:你要给孩子留点面子,他们有一天是要成为像你一样的男子汉的。
父母用最真挚的爱,最温暖的态度,守护孩子的心灵,孩子未来的路上才能收获更多的自尊,才能飞得更高。父母有义务给孩子指出错误,但比起孩子的优点来父母往往更留意孩子的错误。天天挨骂的孩子不仅不会产生要改正的想法,反而渐渐失去自信心,又因为不知道下一刻又要因为什么挨骂而心惊胆颤,想尽量避免和父母在一起,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痛苦。
希望孩子倾听父母的意见,就养成夸奖7次时责备1次的习惯。责备也需要技巧。孩子每犯一次错误都要批评的话,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反感。夸奖和责备保持均衡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专家认为批评孩子1次时表扬7次的1比7法则是最理想的教育方法。
不批评一味地夸奖或只批评不夸奖都会给孩子造成正常情绪的缺乏。如果希望孩子既不憎恨父母的意见,也不带有反抗情绪地接纳父母的意见,就要使用1比7法则。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福,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对于简单的孩子来说,父母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就是爱,反之,则是恨。我们都是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面对工作上的压力,或者生活中困难,尤其看到孩子不听话、淘气时,我们都有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是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学会克制。当你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之后,孩子也会给你难以置信的回报。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读书复盘笔记。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