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忘年交的退休同事住在普洱,常邀一聚。刚恢复了驾照,也想恢复驾驶功能,于是就出发了。
8月5日,渡轮过琼州海峡,北上,傍晚到南宁。一家老兵粉,人气爆棚。越是排队,越勾引起欲望。吃完,在另一条路,又看到梅菜扣肉饼,也想尝尝。有甜有咸,还不错。
第二天去广西大学,休息日,没开放。去南宁百货大楼,只剩老名号。自治区博物馆,大致勾勒了八十万年来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轨迹。海上丝绸之路有点意思。出去的是生产生活资料,进来的是珠宝首饰,说明什么呢?
红色遗迹里的两条标语让我看到了发动革命最初的模样,还有那些土枪、大刀。
第一次吃了经常听说的螺蛳粉。原来如此。
8月7日到了文山市。外围高、市区低的地势给人印象深刻,走了几条路都是大坡度。新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好像有些发达。让我想起了鄂尔多斯、甘南州、临夏州。民族地区的城镇建设也是日新月异。新建宾馆多,所以住宿条件好,还不贵。晚上吃的是熬了两个小时的野山菌鸡肉锅,味道浓郁,据说补益。
早上当地人介绍的老北桥米线确实不错。配料多,生的有里脊、肝子,熟的有炸粉肠、火腿,等等,花样多,味道好,可以根据喜好,花钱另加。酥饼也好吃。
8月8日到了普洱。普洱、香格里拉,据说,这是原名思茅、中甸的两个改名很成功的城市。普洱,因普洱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以及四季如春的气候闻名于世。
见故人,依然一笑作春温。
吃了哈尼牛肉自助火锅。带皮小黄牛米线,自助米线、自助料台,让人亲切;红烧牛肉,软烂适中,味道香,比牛肉面丰富、更好消化。
到湿地公园溜达了一圈。普洱各地的代表性植物在这里作了展示。花季,这里就精彩了。
第三天离开的时候,顺路去了茶马古道知名驿站“那柯里”。石板路,石槽、马鞍等老物件让人萌发思古幽情。品茶、制茶饼、马帮菜及售卖各类纪念品,又让人感受到古镇新风。
8月10日晚到了大理,住在了洱海边上。凉风习习,灯火点点。
第二天绕海一圈,去海边感受,没甚新意。人多、车多,中午太阳出来,很晒、很热。喜洲古镇上的稻田很可爱,专门留意了一下小小的稻花,想起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句子。
白天里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两排白族妇女坐在要竖起的大树状大火把前,手上敲着,嘴里唱着。夜晚,随处可见熊熊的大小火把。
吃晚饭的“云禾壹”,把餐厅开在了苍山山麓的海景庄园,吃的什么已经不要紧了,茵茵草坪上搭建的一处处室外餐桌,观海伴绿,很是享受。
8月12日,从大理到曲靖宣威。这是一个因火腿而闻名的城市,如同金华。吃饭当然点了当地名小吃排名一二的炒宣威火腿和炒黄豆腐。价廉物美!
“宣威”,一个有着战斗故事的名字,是这样吧?
8月13日到了贵州兴义。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驰骋在高山峡谷中的高速公路上,桥隧相连,腾云驾雾,不由感慨自然的宏雄和人类的伟岸。真想停下车来,看看这高耸惊险的杰作,但高速上怎么能停车呢?应该在壮观的几座峡谷大桥的山坡处,寻找安全合适的地段,修观景台,让人在高处领略大桥与大山的磅礴,感受人与自然的伟大创造。即使收费,路过的人也不会错过的。
兴义的羊肉粉好吃不贵,配的薄荷干净新鲜。
8月14日到了广西田东。“芒乡红城”是它的口号,中国芒果之乡,又是红七军的发祥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买了五个品种的芒果,平均一斤两块钱。
8月15日早上从田东一口气跑到了徐闻港。坐上了下午四点多的渡轮。到新海港,客货混杂,车流不息。一会儿暴雷狂雨,夜幕拉下,只好打开双闪雨刮,小心翼翼,走走停停,到家已经七点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