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确实一览无余的你。——三毛
我是我自己的诗,
所以容许“措别字”。
我爱我的不通顺,残缺,和差池,
你眼中的干万种我,
我一个都不稀罕是。
我不需要镜子,我与我成反义词。——惊竹娇
上边一句话和一首诗,都是说的又美又狠。所以今天呢?再来说一说投射。
投射到底是什么呢?投射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想法解读对方,再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衡量对方。表面上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别人,其实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对方,而是自己理解的对方,并且这个理解带着很多我们自己很多个人特质的部分。生活在无序的世界上,投射可以帮助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快速理解世界和做出决策,获得一些确定性。当然,因为个人滤镜鲜明,也会有很多的限制性,以及因之带来的困扰。
投射的内容往往来自一个人的童年时期习得的道德评价标准和认知逻辑。弗洛伊德则将投射的内容定义为一个人自己不接受的内在欲望、思维、情感、动机等不想承认的部分,投射的目标是为了归咎给另一个人。比如有人看到别人在大街上向美女问路,认为对方是在故意搭讪,甚至因此鄙夷对方。其实对方不见得有这个心思,这反倒是他内心被压抑了的欲望。并且投射的人对自己的想法是深信不疑的,如果对方解释试图自证的话,很难得到他的相信。当一个人带着有色滤镜看人,自证几乎不可能成功。
但是如果我们是那个莫名其妙被误解的人呢?
首先不要试图自证,避免自寻烦恼;其次要稳住,觉察自己当下内心的感受,是愤怒、害怕、还是委屈?如果你感到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被人不小心撞着了,那就掸一掸衣服,继续走自己的路;如果感到不舒服,很难受,那就好好的照顾安抚一下自己,看看做一些儿什么能够让自己更舒服。关键就是,你需要不认同对方的投射,他以为的并不是真正的你,这样你的情绪就能够保持稳定。
当然,如果你是面对来访者的咨询师,你就需要针对来访者的投射做工作,尝试跟他讨论这个部分。你需要先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感受上,理解和安抚对方;然后可以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的感受。这种跟生活当中截然不同的回应,会打破对方的心里预设,还给他的内心增加了新的图式:啊,原来是可以这样的。那么他就有可能习得这种互动模式,并且用在生活当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59213/fbbf54ad32d1170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