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6-28聊聊基本思维方法:逻辑

2020-06-28聊聊基本思维方法:逻辑

作者: KevinStewart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21:25 被阅读0次

    在上一篇《极简学习术》中,提出一个了学习之“道”:人只要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基本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TA可以学会几乎任何东西。

    阅读能力有赖于我们所受的基础教育,姑且不去论它;逻辑分析判断,这是值得单独拿出来说说的。

    01

    明确定义,什么是逻辑。

    最简单的定义:逻辑是思维的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一论三定律”。一论是指“三段论”,三定律分别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可以这样说:

    掌握逻辑的“一论三定律”,也就具备了基本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这不仅仅是学习的基本工具,也是防忽悠,防诡辩,分析问题必不可少的武器。

    02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

    同一律公式:"甲是甲"或"甲等于甲"。A—>A或者A=A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问题。在思维分析过程和沟通过程中,对概念的内核与外延必须保持同一,否则就是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我们经常说的“偷换概念”、“混淆概念”、“混淆论题”、“偷换论题”,本质上就是违反了同一律。

    同一律是思维确定性的保障。

    03

    矛盾律

    它的基本含义是“甲一定不是非甲”;“A不能既是B又不是B”;A命题不能既是真命题,又不是真命题。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思维对象不能同时作出相互矛盾的判断,即不能同时既肯定它,又否定它。

    04

    排中律

    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为真,要么非A为真”。

    看下面命题:

    某刑案发生的时间段内,嫌疑人张三要么在现场,要么不在现场;张三不可能既在现场同时又不在现场。

    所以说,不在场证明,就是在运用排中律来确定嫌疑人是否有作案条件。

    05

    三段论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则。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结论则是从应用大前提于小前提之上得出。

    下面这个命题就是典型的三段论表述:

    (A)

    大前提:常驻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是大型城市。

    小前提:北京常驻人口超过1000万,达到2200万。

    结论:所以北京是一座大型城市。

    但是,常常会遇到各种荒谬的三段论,看似有点道理,但总觉得不对。

    比如下面这两个:

    (B)

    游泳运动员都身材好,他身材好,所以他是游泳运动员。(???)

    (C)

    在国外留学过的人外语好,她外语好,所以她留过学(???)

    是不是觉得(B)和(C)有问题?哪里不对劲?

    先存疑,我们先来说说三段论中的五大基本原则。

    (一)四概念错误原则

    三段论,只能有三个概念,比如(A)中,常驻人口,1000万,城市,这三个概念,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变化,所以,结论是对的,也即结论为真。

    但是看下面这个表述:

    (D)

     羊有四条腿,桌子有四条腿,所以桌子是羊。

    ——这里面有“羊”,“四条腿”,“桌子”三个概念,但是,羊的“四条腿”是动物的四肢,而桌子的“四条腿”是没有生命力的四根木头,显然两个“四条腿”不是同一个概念,这就是四概念错误。

    (二)中项两不周延原则

    什么是“中项”?中项就是连接大前提和小前提的概念,(D)中的“四条腿”就是中项。

    什么是“周延”?“大型城市”指代所有常驻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这是周延概念,而“北京”是指代特定的城市,就是不周延概念。

    看下面的例子:

    (E)

    一部分北京人爱喝二锅头,张三是一部分北京人,所有张三爱喝二锅头。

    这个结论明显是错的。

    “一部分北京人”是连接大前提和小前提的中项,但是不周延,张三是一部分北京人,但是不一定是爱喝二锅头的那部分北京人。这就是犯了“中项两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三)大项扩大,小项扩大原则

    所谓“大项”,就是结论的谓项,所谓“小项”,就是结论的主项。比如,(E)中,张三是小项,“爱喝二锅头”是大项。

    把(E)命题改装一下,得到(F)命题:

    北京人爱喝二锅头,张三是北京人,所以张三爱喝二锅头。

    这个命题看似和(E)差不多,但是所犯的逻辑错误不同。在(F)中,大前提的“北京人”,指的是全体北京人,本身大前提就错了,并非所以的北京人都爱喝二锅头,小前提没有问题,所以,(F)就是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再来看(B)这个命题:游泳运动员都身材好,他身材好,他是游泳运动员。

    大前提:游泳运动员都身材好,(这个前提没什么问题,身材不好,训练不足当不了游泳运动员)

    小前提:他身材好,

    结论:他是游泳运动员

    显然,身材好的不一定都是游泳运动员,这里的“他”被扩大了,也就是结论的主项被扩大了,这就是小项扩大。

    同理,命题(C)也是同样的问题。

    (四)前提皆否,结论不确定

    看下列命题:

    (G)美国不在非洲,上海不在美国,所以……

    这个命题的大小前提都是否定的,结论就无法确定,无法推断出任何确定性结论。也可以说,这是个无效命题。

    (五)前提有一否,结论必否定

    (H)公司的开发部里没有女孩,张三供职于开发部,所以,张三不是女孩。

    大前提否定性,小前提肯定性,结论为否定。

    (I)昨天杭州下大雨了,张三昨天不在杭州,所以张三没有遇到杭州的大雨。

    大前提肯定性,小前提否定性,结论为否定性。

    tips:

    把上面(I)的命题改造一下:

    (J)昨天杭州下大雨了,张三昨天不在杭州,所以张三没有遇到大雨。

    显然,结论有问题,张三没在杭州,没有遇到杭州的大雨,不表明张三没有遇到其他地方的雨,根据上面提到的,命题(J)是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END

    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经常用到的逻辑分析判断力,主要就是“一论三定律”,三段论,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把这“一论三定律”掌握好,运用娴熟,就能大大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维逻辑训练,本身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训练,我会不定期地持续分享一些有趣的逻辑分析的案例。


    好,今天就先到这里,我是Kevin.Stewart,下次见。

    Bye-bye

    2020-06-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6-28聊聊基本思维方法: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dg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