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禁止自带食品,并强行翻包检查,今年4月,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生王某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此事最近经一些媒体报道后迅速发酵,引起各路群众热议,各路自媒体甚至部分代表政府部门意见的媒体也纷纷发声,上海迪士尼乐园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骂海当中。
上海迪士尼的案件法院自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案件的事实与诉由独立审理做出判决,相信本案的判决又将会是一个可被载入中国法制史册的代表案件。我们暂且保持耐心,静候结果就好。
上海迪士尼的纷争不管最终判决结果如何,各类媒体发出的声音,其实已经能够给出人们一个答案,这就是——很多人对上海迪士尼的游玩体验并不好。
与上海迪士尼形成强烈对比的,无疑是日本东京迪士尼了。后者于1983年开园,如今,它是全亚洲最受欢迎的主题乐园。曾经有人做过统计,东京迪士尼的游客去完一次又去的复游率超过90%。这是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数据,代表着游客们对东京迪士尼游玩的体验有着非常高的满意度。
本月初的日本游,有幸听了一场石坂秀己先生关于东京迪士尼是如何教会员工微笑的工作习惯的分享会,对东京迪士尼是如何通过管理员工,打造出让游客有极致体验的欢乐感受的经营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石坂秀己先生有着15年的东京迪士尼乐园娱乐项目管理经验,多年的东京迪士尼工作经历让他在如何打造客户良好体验上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从他的分享中,让我们了解到了东京迪士尼是如何做到让人快乐的那些背后的故事。
在东京迪斯尼,有一个明确的工作行动准则是每一位员工都清楚并坚守的,即“S·C·S·E”基本行动准则。(S=SAFETY——确保游客安全,C=COURTESY——注重礼仪服务,SHOW——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担当起责任,E=EFFICIENCY——效率),看似平淡无奇的四个单词,实际上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同时,正因其简明扼要清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这一基本行动准则能在全体员工中得到有效落实。
“S·C·S·E”这一基本行动准则的存在及排列顺序,使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每一个员工都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其次重要的,员工就能在遵守既定的工作规章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判断,审时度势地应对突发事件,让自主性工作努力成为可能。从而使东京迪斯尼的服务有别于其他企业,呈现出更具有适时性及人性化感情色彩。
要想成为东京迪士尼的员工,必须有着强烈的将自己手头上工作做好的愿望。但如何做才算是“好”呢?
在东京迪士尼,衡量工作是否做“好”的标准只有一个:让客人能够得到快乐!
这项衡量标准同时也清楚地让每位员工明白,自己工作是否“好”的评判来自于入园的游客,所以在工作中不能优先于自己的便利和感情。
在分享这部分内容是,石坂先生通过几则例子来告诉我们东京迪士尼的员工是怎么去做的。
如果游客的果汁倒在了路上,清扫员并不会蹲下来清扫,而是会把抹布先丢到地上,然后站着用脚擦,最后再把它用扫帚扫回簸箕里。不蹲下来擦洗的理由是怕客人由于在抬头四处观看而没有注意到地下有清洁人员在蹲着工作而被绊倒。
如果遇到拿着爆米花的小孩,清洁员就会跟在后面若即若离,一旦爆米花落地,就立刻跑去捡起来收走。
所有的迪士尼员工都被培训过如何照相,如何使用不同品牌的照相机。因为游客进到游乐园都会想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同一组游客在互相拍照时镜头内总是会缺少一个人,如果让其他游客帮忙拍照,就会影响到其他游客的游玩体验。所以为了更好地照顾到游客的体验,每位东京迪士尼的员工都会拍照,都会主动过来帮游客拍照。
到东京迪斯尼游玩的游客中有很多是小孩,东京迪斯尼的员工在碰到小孩在问话时,统统都会蹲下,蹲下后员工的眼睛跟小孩的眼睛要保持一个高度,不要让小孩子抬着头去跟员工讲话。因为小孩是未来的顾客,将来都会再回来的,所以要特别重视。
东京迪士尼希望哪怕只有一名客人也要让她带着笑脸回去。
东京迪士尼认为乐园永远都不会建完,伴随着这个世界的想象力,会一直成长下去。
事实证明,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和服务体验的极致追求最终不仅使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服务成为传说,更使迪斯尼崇高的经营理念成为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