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一本新书,叫《断舍离》,这本书在我很久之前就有听说过,有很多人在实践,我对他也充满了期待。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静下心来看这本书。
封面断舍离,究竟讲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很多整理大师对断舍离,都很推崇?
今天阅读的是前言推荐以及后记,包括封面再内,对断舍离都进行了阐释。
封面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推荐序
断,要戒断那些不幸福的念头;舍,舍弃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愿意顺从自己内心;离,驱离要求更多的幸福欲求。
前言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达到离的状态。
后记
断,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舍,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离,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作者认为,断舍离的主体,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他很必要,主语永远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我认为断舍离,从外表看是对物品的整理的一种方法,但他的核心是自己对欲望需求现状准确判断与把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之前读《吃掉那只青蛙》里不断强调28原则的重要性,那80%的不重要的事情,我们往往认为,他们可能在某个时候有用(之前有用或以后可能会有用),然而我为什么要专心在那重要的20%事情上,因为这20%的重要事情是当前我们内心真正需要关注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周围的很多物品,可能他们之前是有用的,或者以后可能会用上,但当下有用的却只是那20%,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关注在那20%上,其他的80%,应该用断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好好关注那20%,则是用舍的方式处理。可能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离的状态。
离的状态可能是什么样的呢?我自己在想象,我需要的东西就在手边,随时很方便就可以取用;这些东西很整齐的摆放在我的橱柜家里;他们的摆放很有规律,等我需要找其中一样东西的时候,会快速反应出他所在的位置;当我有新的需求时,我会快速反应,我会快速反应是否买一个新的东西或者舍弃一个已有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困扰,而是充满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