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烁老师在讲人生关系组合配置里,讲了一个秘鲁农民和哈佛校产基金经理的故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2018年,那时候新冠还潜伏在某个角落,中概股正在一路高歌,没有黑天鹅。真怀念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果然只有失去才追悔莫及。
这个故事在当时听来,是给人生做加法,拥有更丰富多彩的人生,现在看来更有现实意义,只是,现在不是做加法,而是为了安全,为了生存。
秘鲁农民与哈佛校产基金经理相比,为什么秘鲁农民更理解投资风险,而且投资目标更合理?
哈佛校产基金经理管理300多亿美元的校产基金,集中投资于低流动性资产,过了20年好日子。
而到了2008年,他们在金融危机中亏掉三分之一的资产,从此完全失去方向。自2009年起直至2018,他们都在大牛市中远远落后。最后,哈佛忍无可忍,开除了他们。
秘鲁农民就不一样。他们种地种得很碎,每家人平均有十来块地,分散在不同的方向,每天种地得走过来走过去,还得赶着牲畜,花时间、耗精力。
把地集中到一起会省很多事,而且也不难做到,置换就是了,但他们不这么干。是他们傻吗?
他们不傻。种地是靠天吃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说变脸就变脸,所以种地是高风险事业。
秘鲁农民无师自通,懂得只有多元化才能活下来。把地分开种,跟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同样的道理:只种1块地的话,一遇天灾、虫灾、盗贼,全家都得挨饿;而分成10块来种,不可能同时受灾,就不大会挨饿。
——提炼一下,秘鲁农民是这样管理风险的:
- 首先,他们追求的不是更高的平均预期收益,而是不要挨饿;
- 其次,在不挨饿的前提下,才去追求高一点的平均预期收益;
- 第三,为了保险,多元化的程度比理论最优值还要更高一点。
多元化的逻辑极浅近,又极深刻。包括你的人际关系,也是个组合,也适用多元化逻辑:
- 1.风险更小
我们都喜欢跟同道中人在一起,这本身没错,错的是只与同道中人在一起。
我们应该扩展人际关系组合,纳入那些与“既有关系相关度”较小的新关系。
相当反人性。人以类聚,喜欢和三观一致的人呆在一起才是人性。不喜欢的人很难勉强。但必须这么做,因为只与同道中人在一起,只能看到同道中人能看到的世界,世界不会管你怎么看,世界就是多元存在。
- 2.创造超额回报
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多媒体实验室负责人亚历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曾说:人际关系多元的人,最有创新力。
他们能在每一个观念流中自由地探索,又能在不同的观念流之间自如转换;还能将各处采集来的观念,在沟通转换中,再度碰撞、筛选、汇集,最终变成决策。
这些最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必最聪明,不必最能干,但他们在人际关系网络及其承载的观念流中,最如鱼得水。
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大家想的都一样,做的都一样,没有碰撞怎么会有火花。不同的观念才能碰撞出火花,才会有化学反应。
“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不是由智商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思维模型的多样性”。多元化思维模型的“多样性红利”。拥有更多思维方式的人更有创新力和灵活性。
以上都是诗和远方,此刻,我只想说说眼前的苟且。
面对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可能没人能说的清楚。只知道世界变了,确定性不复存在,发展到什么阶段不清楚,方向是什么不知道。不是一叶障目,不是盲人摸象,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处何方。确定的信息不多,可以确定的是:
- 事情变化非常快
- 不知道下一步发生什么
- 每件事情会影响到另外一件事
- 有什么影响有没有因果不清晰
简单的说,确定性下,选择可以靠智慧,靠经验,万一选错了,可以怪能力不足视野不够。什么都不确定怎么选?不确定还要选,就是赌徒。不确定下,最好的选择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做多元配置,打概率牌,像秘鲁农民一样:
种地是靠天吃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说变脸就变脸,所以种地是高风险事业。
现在一切都是靠天吃饭,新冠爆在哪里都有可能,行业说消失就消失,谁敢只种一块地,老天爷就能随时灭了你。
多元配置不再是让你拥有丰富的体验,而是纯粹的为了生存。
网友评论